《高楼·于邺》原文与赏析
于邺
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
上有罗衣裳, 凉风吹不休。
于邺,字武陵,以字行,杜曲(今陕西西安市附近)人。大中时, 举进士不第,遂绝意功名,往来商、洛、巴蜀,以卖卜为生,晚年居嵩阳别墅。全唐诗编存其诗一卷。
这首诗题为高楼,实为咏楼上之人。以“罗衣”显示其为妇女,以“凉风”透出孤栖的怨情。
“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景中含情,意在言外。远天明月出,设景宏阔,境象明丽,言“远天”暗寓被思念者流落于天涯海角,写“明月”,既构成朗洁的夜景,又激起闺中怀远的情思。“照此谁家楼”,明月照高楼,楼中有人愁,以“谁家”这一不确定的设问,显示所写对象并非专指,缘此使人产生茫茫渺渺之感。
“上有罗衣裳,凉风吹不休”,“上”紧接“楼”而来,“罗衣裳”言楼上所居者系女子。“凉风吹不休”,乃从罗衣上可看出。风吹罗衣,仍伫立楼头,在眺望,在等待,想象着良人可能也在那里仰望明月,遥念故乡。诗中虽然未明言她的惆怅、怨恨,而其情已弥漫纸面,浸透人心。
此诗写得闲雅秀亮, 自有其取胜之处。黄生唐诗摘抄说:“诗咏楼中之人,而题但曰‘高楼’,此命题高处。诗亦不显言其人,而但曰‘上有’云云,此措词雅处。”还应补充说“满腔闺怨,以凉风吹出,此匠心妙处。”
-
典源出处 唐沈既济 《枕中记》: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摄帽弛带,隐囊而坐。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久之,卢
-
大酺乐 作者: 张文收 【
-
借问堤上柳,青青为谁春。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缭绕万家井,往来车马尘。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
-
(元)冯子振 擎天一柱碍云低①,破暗功同日月齐②。 半夜火龙翻地轴③,八方星象下天梯④。 光摇潋滟沉珠蚌⑤,影落沧溟照水犀⑥。 文焰逼人高万丈, 倒提铁笔向空题⑦。 【题解】 开宝寺铁塔在开封市东北隅
-
【4084】六祖坛经(徐文明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4万字,2018年5月第1版,45元)△十部分:[1]悟法传衣第一;[2]释功德净土第二;[3]定慧
-
【名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语出战国屈原《离骚》。即使肢解而死我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会因威胁而动摇!此句表现出屈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斗争精神。
-
第 389 页[①]噭噭(jiào教):猿鸣声。 第 389 页[②]溶溶:云雾弥漫的样子。 第 389 页[③]重沓(tà踏):重叠。 第 389 页[④]这两句是说,既高兴地听着东岭的猿唱,又伫立静听着西岩的猿答。 【说明】
-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
周密:西湖游赏 周密西湖天下景,朝昏睛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承平时,头船如大绿、间绿、十样锦、百花、宝胜、
-
柴桑街景。 方乐新摄1972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县里一位干部突然来到我务农的农场,说是县宣传组让我去参加一位模范人物故事的写作。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