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四年,丞相灌婴卒,张苍为丞相。
自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会天下初定,将相公卿皆军吏。张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1]。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2],因故秦时本以十月为岁首[3],弗革[4]。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5]。吹律调乐,入之音声[6],及以比定律令[7],若百工[8],天下作程品[9]。至于为丞相,卒就之[10]。故汉家言律历者,本之张苍。苍本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善律历。
张苍德王陵[11]。王陵者,安国侯也。及苍贵,常父事王陵。陵死后,苍为丞相,洗沐,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归家。
苍为丞相十馀年,鲁人公孙臣上书言汉土德时,其符有黄龙当见[12]。诏下其议张苍,张苍以为非是,罢之。其后黄龙见成纪[13],于是文帝召公孙臣以为博士[14],草土德之历制度,更元年[15]。张丞相由此自绌[16],谢病称老。苍任人为中侯[17],大为奸利,上以让苍[18],苍遂病免。苍为丞相十五岁而免。孝景前五年,苍卒,谥为文侯。子康代侯,八年卒。子类代为侯,八年,坐临诸侯丧后就位不敬[19],国除。
初,张苍父长不满五尺,及生苍,苍长八尺馀,为侯、丞相。苍子复长。及孙类,长六尺馀,坐法失侯。苍之免相后,老,口中无齿,食乳,女子为乳母。妻妾以百数,尝孕者不复幸。苍年百有馀岁而卒。
【段意】 张苍为丞相,完成订定律历,整齐度量的工作。然不能顺时随俗,终被免相。附记张苍几件佚事。
字数:620[1]绪正:探讨订正。
[2]以:因。
[3]因:沿袭。
[4]弗革:不改变。
[5]推五德之运句:推算五德运转情形,认为汉朝正值水德时代,所以像过去一样崇尚黑色。按: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创“五德转移”说,认为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的德性相生相克,运转变化,形成王朝的兴替,因此一个朝代建立,要相应改正朔,易服色。照五德转移的说法,周是火德,以十一月为岁首,色尚赤;秦胜周是水克火,以十月为岁首,色尚黑。汉初主张更历者认为,汉胜秦是土克水,汉为土德,应以正月为岁首,色尚黄。张苍认为汉仍为水德,应尚黑如故。
[6]吹律调乐:吹奏律管,校正音阶。律:定音笛。
[7]比定律令:比照制定法令。
[8]若:与。
[9]程品:度量标准。程:度量总名;品:标准规格。
[10]卒就之:终于完成这些事。
[11]德王陵:感戴王陵的恩德。
[12]符:祥瑞的征兆。见:同“现”。
[13]成纪:县名。故城在今甘肃静宁西南。
[14]博士:学官名。
[15]更元年:改称元年,即后元元年(前163)。
[16]绌:通“黜”(chu),贬退。
[17]中候:官名,将作少府(主管宫室修建)的属官有左右中候。
[18]让:责备。
[19]临(lin):吊唁死者。
-
这首诗起句交代诗人昼眠的原因。在“百忙之际”,摆脱世务,“偷得浮生半日闲”,使朋友感到惊诧不已。虽然诗人没有进一步交代导致自己闲暇的原因,但他如果身居朝廷要职,是不会如此的。个中隐约透出了他仕途不得意的心情。 “春入四支浓似酒”写昼
-
虚话实话话之中听与不中听,不在虚实,而在陈述,不在质地,而在语法。很中听的话,不一定真实;很触耳的话,不一定虚假。反之亦然:很触耳
-
陆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四月。时陆游闲居故乡山阴(今绍兴)三山。淳熙七年,陆游在江西抚州任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当时江
-
《海棠·海棠二首(其二)》咏海棠诗鉴赏 吴融雪
-
柿叶满庭红颗秋,薰炉沉水度春篝。松风梦与故人遇,自驾飞鸿跨九州。
-
[唐] 魏 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则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② !人君当神器之重
-
古文·广宋遗民录序 顾炎武子曰:“有朋自远方
-
【名句】人无衅焉,妖不自作 语出《左传·庄公十四年》。意思是人没有嫌隙可乘,妖怪不会自己起来作祟。比喻做事谨慎,考虑周全,就不会被坏人钻空子。衅:嫌隙。
-
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描述了早春时节在晋陵游玩的景象。诗中通过描绘江水的流动、山峦的起伏、花草的繁盛以及农民的辛勤劳作,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心旷神怡。这首诗不仅从艺术角度欣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
钱起 风送出山钟,云霞度水浅。 欲寻声尽处,鸟灭寥天远。 这首诗描绘的是钟声。“风送出山钟,云霞度水浅”,一阵清风,送来了远山的钟声。钟声由远及近,在天地之间回荡,轻轻地穿过云霞,浅浅地掠过水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