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原文、注释和解析
清·李渔
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1,何不留将次第开2?”盛极必衰,乃盈虚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就者3,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
1狼藉:杂乱不堪。2次第:依次。3蹴(cu):踏。
【析点】 桂花是月中之花、天上之香,可亲可近,人莫不喜爱观赏。然亦有其缺陷,即“齐开不留余地”。此何以为“缺陷”? 原来花开三日便满地狼藉,正所谓“盈满必虚”,西风一吹,落花满地,衰败如斯,伤心惨目。作者为之设计的常保永全之策是“留将次第开”。不必有大红大紫的繁华,天天有花可赏即便是三枝两枝也可心满意足。这反映了作者一种审美观点。由自然界中桂花之开落,作者不禁联想及于人事的盛衰。自然界花开花落如此,人世间的贫富穷通也莫不皆然,一朝富贵已极、荣华冠世,转眼间楼阁成空、灰飞烟灭,岂不可悲可叹!荣华富贵固然可喜,然而因其必归于衰败,故而不如均合为妙,既不荣华富贵,也无穷困潦倒。这是作者由桂花的开落悟出的人生之理。
这段咏桂小文留给人的话外之音还很多,比如做人要谦虚,自满会招致损失;作文要含蓄,一览无余反而无余味等
-
秦观秋日三首(选一)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
-
《咸阳城东楼》是唐代许浑所作,描绘了咸阳城的壮丽景色与城市的繁华气象。诗中运用了生动的修辞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楼上,欣赏咸阳城的壮丽景色。从文字中不难感受到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对繁华都市的热爱之情。这首诗精练而雄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现了唐代文人豪放豪情的一面,也体现了咸阳城当时的昌盛景象。诗句中的“圣主”、“干戈”等形象描述,更加凸显了时代的英勇和沧桑。整首诗给人以壮阔的意境感受,成为了唐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3500】物种起源(〔英〕达尔文著,新世界出版社,刘连景译,40万字,2014年7月第1版,39 8元)△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生物变异、生存斗争、杂
-
作者: 陈志英 【作家简介】乌·阿·西尔瓦(1890—1
-
到平江路去 在一个阴天,将雨未雨的时候,带上雨伞,就出门去了。 小区门前的马路上,是有出租车来来去去的,但是不要打车,要走一走
-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①, 名成八阵图②。 江流石不转③, 遣恨失吞吴④。 【注释】 ①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②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
-
作者: 龚协 【本书体例】
-
【原题】:开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还乡寓居城南十二月迁居柳溪上其夜大雪初一日盖宰来访约过县斋为一日款深夜而归赋此
-
风筝鲁迅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
-
《清平乐》 年代:宋作者:柳永 繁华锦烂。已恨归期晚。翠减红稀莺似懒。特地柔肠欲断。 不堪尊酒频倾。恼人转转愁生。小笺怎堪书怨。多情争似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