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神力量
一种精神力量
厉以宁从马克思·韦伯的著作中得出的重要结论是:经济的发展必须有精神动力。人生在世,所作所为,也应当有精神力量作为支柱。没有精神动力,就谈不到奋斗的目标和前景。厉以宁1968年被拘禁于北京昌平北太平庄时所填的破阵子·昌平北太平庄和1969年下放到江西南昌鲤鱼洲时所填的临江仙·答马雍同学,说明即使在最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信念也是不可丢弃的。他这样写道:
破阵子·昌平北太平庄
乱石堆前野草,雄关影里荒滩。千嶂沉云昏白日,百里狂沙隐碧山,此心依旧丹。
隔世浑然容易,忘情我却为难。既是三江春汛到,不信孤村独自寒,花开转瞬间。
临江仙·答马雍同学
自比故乡三月柳,一生到处安家。春风伴我走天涯,漫江微雨过,含笑吐新芽。
十里沙洲帆影下,静看湖上朝霞。惯听渡口浪淘沙,桨声迎早雪,清曲唱梅花。
厉以宁通过这两首词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无论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个人思想的成熟进步,都不能缺乏精神或信仰的支撑。诗词可以是精神的直接呈现,诗性思维的充盈或匮乏,往往能呈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从这个角度看,诗与经济并不是截然不同之物。
-
香山之美,一因形胜,二因花香。形胜更多来自于香山脚下的长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香山没有海拔的优势也没有形体的奇伟瑰怪,但滔滔长江
-
杨炎正与辛弃疾结为文字交,尝有唱和。这首《水调歌头·寒眼乱空阔》便是淳熙五年与辛弃疾同舟路经扬州时,登镇江北固山甘露寺中的多景楼所作。与此同时辛弃疾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扬济翁、周显先韵》词。这两首词不仅情味相投而且风格也很接近,都是心怀国家之忧,感叹报国无路的登临抒怀之作。此词上片先写
-
原文 故老能言五代时事者 1 ,云冯相道、和相凝 2 同在中书 3 。一日,和问冯曰:“公靴新买,其值几何?”冯举左足示和曰:“九百。”和性褊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诟责 4 久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寄情山水的古诗词名句,内容包括描写寄情于山水的诗句,表达寄情山水的诗句,表达寄情山水的诗句。关于寄情山水的诗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
-
严严王母宫,下维万仙家。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方朔乃竖子,骄不加禁诃。偷入雷电室,輷掉狂车。王母闻以笑,卫官助呀呀。不知万万人,生身埋泥沙。簸顿五山踣,流漂八维蹉。曰吾儿可憎,奈此狡狯何。方朔闻不喜
-
19世纪末,文学中产生了所谓“心理印象主义”,创始人是法国龚古尔兄弟*。心理印象主义是以高度的心理分析技巧,进行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
-
君家赤骠画不得,一团旋风桃花色。红缨紫鞚珊瑚鞭,玉鞍锦鞯黄金勒。请君鞲出看君骑,尾长窣地如红丝。自矜诸马皆不及,却忆百金新买时。香街紫陌凤城内,满城见者谁不爱。扬鞭骤急白汗流,弄影行骄碧蹄碎。紫髯胡雏
-
俞安期《刘仙巖十咏爲张质卿赋(并序):弈石》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刘仙巖十咏爲张质卿赋(并序):弈石刘仙巖(1),仙人刘仲远所居。抵山之半,入户旋返而上登者,爲升真洞,仲远鍊真沖举(2),咸在兹焉。左下
-
西方文学·《动物园的故事》 美国剧作家阿尔比
-
国学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语出《论语·述而》。教育学生,不到他苦苦思索想弄明白而又想不通的时候,就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就不去诱导他。举一角,而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