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
【注释】
选自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穷:主要指境遇艰难、政治上不幸的遭遇,与“达”相对,非专指经济上的贫穷。如果生活困苦,则叫做“贫”。孟子·尽心上说:“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栖身草野或困于州县小官,都属于不得志的“穷”。然而,政治上的“穷”往往与生活上的“苦”相生相伴,很难分离清楚。
工:工整。指作品内容丰富,感情真实,言为心声,文情皆美。
殆:恐怕,大约。
【赏析】
在宋初诗文革新运动中,梅尧臣是欧阳修志同道合的好友。欧阳修非常赞赏和喜爱梅尧臣的诗歌。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梅尧臣初次结集诗歌,欧阳修便开始构思这篇序言,并完成了序的主体部分。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梅尧臣因病去世,欧阳修伤痛之余,亲自整理编撰梅的诗歌,付印成书,并完成了这篇有名的序言。文中论及诗人个人生活遭际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时,欧阳修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言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意思是:社会上所传诵的诗歌,大多是古代穷厄失意之人创作的。……内心郁积了忧国之思和愤激之情,为了“怨刺”上政而起兴,通过叙述放逐之臣和寡妇怨妇的哀叹,宣泄人难于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诗人越穷困不得志,写出的诗歌越精彩。然而不是创作诗歌使人穷厄失意,而是诗人遭遇穷厄失意后,更能创作出反映社会生活的优秀诗作来。
欧阳修从诗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出发,探讨诗歌创作与诗人人生境遇的有机联系,认为诗人由于政治失意,生活困穷坎坷,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然后诉诸诗歌,抒发内心积郁的愤懑和不平,会使作品的内容更加充实饱满,艺术形象和意境更加生动感人,所以更容易写出流传不朽的作品来。后来,欧阳修在薛简肃公文集序中对这个观点又作了进一步论述:“至于失志之人,穷居隐约,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与其所感激发愤,惟无所施于世者,皆一寓于文辞。故曰:穷者之言易工也。”
梅尧臣一生困厄,而诗却写得内容丰富,文情皆美。为此,欧阳修提出了一个千古独创的观点:诗“穷而后工”。这个观点提出来后,在中国古代文学评论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什么穷者能“写人情之难言”,而且愈穷愈工呢?因为穷厄中的诗人创作时比其他人具备了更有利的主、客观条件:他们内心忧思感愤郁积,便欲喷薄而出,一吐为快;他们目见自然万象生机勃勃,便会心情激荡,思想充盈,歌之咏之,以寄兴托意,融情入景,以景抒情,获得物我两忘的快感。因此,穷厄者能“兴于怨刺”,创作出大量感叹人生、讥讽时事的优秀篇章来。历史上这样的例证不胜枚举,最典型的当数战国时期的屈原。他因为放逐沅湘流域,流离颠沛,报国无门而有离骚。所以,梅圣俞在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中亦说:“屈原作离骚,自哀其志穷。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试想,如果屈原仕途得意,青云直上,何来离骚?由此观之,欧阳修以梅尧臣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经验为基础,在论述诗歌创作“愈穷则愈工”的道理后,最后强调:“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是非常有见地的。
然而,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并不是欧阳修的首创。其历史渊源最早可以溯源于汉代司马迁的两段论述。一是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的:“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一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创作的评述:“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揭示的由穷而怨,怨而发奋著作,概括了封建社会优秀诗人创作的共同特点。后来唐代李白又提出“哀怨起骚人”,韩愈在荆潭唱和集序中提出“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不平则鸣”的观点,到宋代欧阳修总结出诗“穷者而后工”的观点,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都沿袭并延续了司马迁所揭示的屈原创作的传统,但是,欧阳修的观点更加言简意赅,清楚明白。
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对于当时“诗人少达而多穷”的论调是一种反驳。 一些人认为,诗人因为创作而多处穷厄,将诗歌创作视作穷厄之因,这刚好颠倒了生活与创作的关系。欧阳修则从生活本身出发,探讨诗歌创作的优劣成败,明确提出“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的观点,更符合诗歌创作的艺术规律。后来,明代诗人归庄赞成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观点,进一步发挥说:“遇不穷,家不贫,诗必不能如此之工。”(许更生诗序)并说:“自古诗人之传者,率多逐臣骚客,不遇于世之士。”(吴余常诗稿序)
归有光还认为,诗“穷而后工”不只是言诗人个人的遭遇,还须联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吾以为一身之遭逢,其小者也,盖亦视国家之运焉。”“诗家前称七子,后称杜陵(杜甫),后世无其伦比。使七子不当建安之多难,杜陵不遭天宝以后之乱……即有慨于中,未必其能寄托深远,感动人心,使读者流连不已如此也。”(吴余常诗稿序)所以他认为,优秀的诗歌作品之所以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就在于诗人通过个人的遭际,寄托了许多人的共同感情,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
-
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只鸡敢忘桥公语,下马来寻董相坟。冬月负薪虽得免,邻人吹笛不堪闻。死生契阔君休问,洒泪西南向白云。 作品赏析原题:董储郎中尝知眉州与先人游过安丘访其故居见其子希甫留诗屋壁
-
电话声声三十四年前,一个人远离亲人在基层工作,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需要自己照顾、工作需要自己开展,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最难受的就
-
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销。尽日一飧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真诚相待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表达真诚的诗句,关于真诚的古诗,关于诚信(真诚)(以诚待人)的古诗是完整的古诗不要太长谢谢。东汉王充讲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的诗句。近代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 弘一大师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雨后心情好的古诗词,内容包括雨天心情好的诗句,形容雨天心情好的诗句,描写“雨后心情”的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原题】: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
-
三年瘴海上,越峤真我家。登山作重九,蛮菊秋未花。唯有黄茅根,堆垅生坳窊。蜑酒蘖众毒,酸甜如梨楂。何以侑一樽,邻翁馈蛙蛇。亦复强取醉,欢谣杂悲嗟。今年吁恶岁,僵仆如乱麻。此会我虽健,狂风卷朝霞。使我如霜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背中小学古诗词的软件,内容包括背诵古诗词的软件,背诵"初中文言文"和"古诗词"的软件有什么,背古诗的时候用什么软件比较好背。古诗词典这是一款拯救文艺退化症的古诗词应用,帮你秒懂古诗词。在学习诗词时可阅读数十万首诗词,涵盖各类诗词场景,帮助你全方位掌握诗词的注解
-
(内篇 应帝王) 过去的事不去后悔它,未来的事不过早去忧虑它。凡事不多疑,顺应时机,而采取适当的措施,不使事情停滞在心中。 “不将”就是不后悔过去。“不逆”就是不要去涉想还未发生的事情,而先产生忧虑。
-
对泰国,我只是在电视风光片中有点印象:金碧辉煌的寺庙,金光闪闪的大佛、游走化缘的僧人、成群结队的大象,尤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绿植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