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李攀龙杪秋登太华山绝顶明山水诗鉴赏
李攀龙
缥缈真探白帝宫,三峰此日为谁雄?
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
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
平生突兀看人意,容尔深知造化功。
太华山即西岳华山,在陕西省华阴县南,是我国五岳之 一,以“奇险”著称。它远望如华(花),故称华山,又因其西面有少华山,故又称太华山。其主峰高五千仞,广十里,俗谓削成而四方,高耸人云。杪秋登太华山绝顶是由四首律诗组成的组诗,反映华山轩昂高峻的气势与作者登临的感受。这里选的是第二首。除了这组诗,李攀龙还有一篇太华山记,详细记叙华山胜景。这一诗一记,大约都是作者四十三岁任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时所作。
“缥缈真探白帝宫,三峰此日为谁雄?”首联开门见山,抒情起笔,诗人宿愿得偿的喜悦与登临的豪情溢出言外。“缥缈真探”四字是点题,“白帝宫”并以下“三峰”、“苍龙”、“石马”,都是所探景点。“真探”的“真”字下得妙,道出作者对华山向往已久,但过去只能在梦幻中神游,不能真正登临,这次理想才成为现实。“缥缈” 不仅言华山高耸于茫茫云海之中,时隐时现,实而似虚,有而若无; 而且刻划出作者宿志骤然得酬,其思想有如一下坠入烟云缥缈之中,使他对眼前的探胜仍有真而犹惑、信而尚疑之感。“白帝宫”是西方天帝的宫殿。因华山高入云天,人谓上有白帝来驻。“三峰”,指华山著名的中峰莲花峰,东峰仙人掌,南峰落雁峰。太华山记载: “三峰如食之豆,是白帝之所觞百神。”这充满神话色彩的峰峦,雄奇而神秘,自古迄今,千秋万代,世人谁不以之为雄?但今天诗人已将其尽收眼底,因而他问: “三峰此日为谁雄?”意思是说,今天一览胜景的主人是非我莫属了。其爽声豪气与自得之状,读之宛然如见。
“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 颔联紧承“真探” 进 一步展开。“苍龙” 即苍龙岭,郦道元认为此岭步行不可,攀行不得,只能“骑行”。诗人说这岭只一尺多阔,五百丈长,岭崖东西两侧各深数千仞,人莫敢睨视。“苍龙半挂秦川雨”,是说这苍龙岭青苍浑茫,如天龙半展身姿横卧天际,那秦川平原的无边雨幕,似乎都是由它所播施,实是 一处又险又奇之景。“石马”在华山玉女祠前。“祠前有拆(坼),拆下有穴,穴有石如马” (太华山记)。由于石马居此高入云天而又冷气森森的洞穴之中,所以诗人想象那关中平原的万里长风都从这里生出。它吹过汉代皇家园林,不仅催开过那里的似锦繁花,也催落过那里的枯枝败叶,还吹走了汉宫的几百年繁华,它“阅尽人间春色”,是历史的见证。这一联将华山的 “苍龙”、“石马” 与关中平原的长风、雨幕联系起来,与汉宫历史挂钩,成功地展示了华山雄伟古远的风姿,胸次宏广,想象雄奇,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颈联将视线从华山转到关中平原,纵目远眺那万里清秋之景。试看,暮秋季节的关中平原,天高地迥,广袤无边,是那样坦荡,廓廓乎可以涵容一切; 而夕阳的余晖将它镀上了一层金色以后,它又变得那样庄严,那样雄丽,矜矜乎不可犯辱。华山之高与关中平原之广以及它们的雄奇瑰丽,使诗人真正体会到“造化”的伟大,所以尾联陡然 一折,转入对自己的反思:“平生突兀看人意,容尔深知造化功。”“突兀”,高貌; “容”,当。这两句大意是说: 我平日轻世傲物,自高自得,而今面对这岧峣巍峨的华山与苍茫空阔的关中平原,才认识到自己是那样渺小、平庸。诗人面对自然而触发出对于人生的哲理思考,使全诗的思想意义大大深化。
这首诗景色壮丽,气象宏伟,情感深沉。首联言登临之喜,颔联、颈联叙所览胜景之雄奇,尾联反思自省,层次清晰。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统一意境的是诗人的“真探”豪气。末联自我反思的勇气,则是这种豪气的有力折射。沈德潜评此诗说: “沧溟诗有虚响,有沉着,此沉着一路。”此话颇有见地。此诗景大、思远、情豪、气长,其沉实雄远实是它的主要特色。
-
云封高岫护将军②, 霆击寒村灭下民③。 到底不如租界好, 打牌声里又新春④。 【注释】 ①《鲁迅日记》1933年1月26日载:旧历申年元旦又戏为邬其山先生书一笺云: 云封胜境护将军。按,此处申年,为酉
-
关键词:胡美英 《我的世界我的城》八月,祁连山下的雨,雾腾腾地落个不停,满城的绿树繁花,新鲜得能滴出汁液来。我站在祁连山跟前的高铁
-
这是作者为友人程公辟赠别之作而写的和词,也是一首富含民歌风味的词。发端三句指出分别的地点、时间和景色。巴子即今之巴县,渝州附近,周代为巴子国,与巴东、巴西合称三巴,三巴都可以称巴山。先说眼前巴子城头碧草萋萋,正是“斜阳暮暮长安道,是离人断
-
诗写于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变法后。这是首打油诗,通过描写蓬草与榾柮的不同燃烧情形,向人们昭示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
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与君此时初别离。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坐思行叹成楚越。春风玉颜畏销歇。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两不见。但相思。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
-
洞房环佩冷,玉殿起秋风。秦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系舟今夜远,清漏往时同。万里黄山北,园陵白露中。 作品赏析【鹤注】明皇以广德二年三月葬泰陵,诗云“园陵白露中”,又曰“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则去
-
有美之而莫敢辞,有非之而莫敢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有美之而莫敢辞,有非之而莫敢隐。》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汉魏六朝散文·庾信·春赋》原文鉴赏 宜春苑
-
灵源何太高,北斗想可挹。凌日五光直,逗云千仞急。白虹下涧饮,寒剑倚天立。阔电不得瞬,长雷无敢蛰。万丈岩崖坼,一道林峦瀑。险逼飞鸟坠,冷束山鬼润。须当截海去,独流不相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中考怀古诗词欣赏,内容包括初中古诗词鉴赏60首,初中古诗赏析,怀古诗词赏析规律。月夜今夜鄜州月儿明,(如同长安的一样,被叛军拘囚的我独自在望月思家,家中)妻子也在独自望着天上的月(妻子的身边不是有孩子们吗?怎么也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