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注释、译文和感悟
注释
①则:法则。②秉:持。
译文
上天造就众生民,孕万物来育法则。百姓办事守常道,皆因欢喜好品德。
感悟
先人这种清晰而强烈的规则意识和道德观念非常可贵。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法律、规章、道德规范不可谓不多,然而人们遵纪守法和维护公德的意识与自觉性却不尽如人意。法盲者的我行我素、知法者的知法犯法甚至还有执法者的挟私辱法,凡此等等无不强烈地刺激着善良人们的神经。对此,每一个正直的人都不能等闲视之。
-
【注释】 选自《周易·坤》。 余庆:先人遗存的恩泽。 余殃:先人遗留的灾难。 【赏析】 《周易·坤》中的《文言传》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意思是:修积善行的人家,必有很多
-
相门才子高阳族,学省清资五品官。谏院过时荣棣萼,谢庭归去踏芝兰。山中花带烟岚晚,栈底江涵雪水寒。伯仲到家人尽贺,柳营莲府递相欢。
-
国学名句“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棋是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棋是也 语出《战国策·秦策四》。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冬天和夏天的交替就是如此;事物发展到它的极致就会非常危险,高高累积起来的棋子就是如此。
-
苏轼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作品赏析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此诗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轩后初冠冕,前旒为蔽明。安知从复道,然后见人情。簿领乃俗士,清谈信古风。吾观苏令绰,朱墨一何工。
-
惟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惟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野鹤随君子,寒松揖大夫。天涯常病意,岑寂胜欢娱。
-
小台堪远望,独上清秋时。有酒无人劝,看山只自知。幽禽啭新竹,孤莲落静池。高门勿遽掩,好客无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