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
【题解】
蒹葭属于秦风。蒹葭抒写了怀人之情。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细细品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说它是讽刺诗则更无根据。因此,我们只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和热爱的人,至于是男是女,且不论及。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本诗写的是一个深秋的早晨,河边芦苇上的露水还没有干,诗人在这时候、这地方寻找那心中难向人说的“伊人”。伊人仿佛在流水环绕的洲岛上,他上下左右求索,终是可望而不可得。细玩诗味,本诗好像是情诗,意境飘逸,神韵悠长。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而在这一苍凉幽香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在思慕追寻着“伊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在水一方”的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伊人”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又体现了作者思之可及、行之不易的矛盾。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萋萋”,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到太阳东升。而“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诗人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诗所用的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天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这首被人传诵不已的诗,在古代诗歌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恋爱中的女子的心理活动,她对爱情犹疑,但却执着追求,通过反复的诰问,希望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答复。从女性复杂的心理世界出发描写爱情,可以说是晏几道词作中爱情词的一个特色。词的首句讲到两个人的约定似乎出了问题,男方的爽约,使这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漂亮经典古诗词手抄报,内容包括古诗词手抄报简单漂亮,关于中华经典古诗文的手抄报,有什么简单又好看的古诗手抄报。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杜甫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
薄少君【作者介绍】薄少君,万历时太仓(今属江苏)人,秀才沈承妻。承字君烈,有才而夭,薄少君作诗百首吊之。钱谦益《列朝诗集》选了十首
-
大地的震颤溶入我的心律 ◆ 泰戈尔 下午我坐在码头最后一级石阶上,碧澄的河水漫过我的赤足,潺●逍去。 多年生活的残羹剩饭狼藉
-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作品赏析[注释](1)贾舍人:贾至。舍人:官名,即中书舍人。(2)五夜
-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
-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食君糠秕馀,尝恐乌鸢逐。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第一百六十五卷
-
吕子论学吕子论学 【原文】 《吕子》曰:“天生人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1],其闻则不若聋[2];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则不若盲;使
-
忆昨离少城,而今异楚蜀。舍舟复深山,窅窕一林麓。栖泊云安县,消中内相毒。旧疾甘载来,衰年得无足。死为殊方鬼,头白免短促。老马终望云,南雁意在北。别家长儿女,欲起惭筋力。客堂序节改,具物对羁束。石暄蕨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