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匆匆》赏析
朱自清匆匆原文
匆匆是一首文情并茂,寓意深邃的散文诗。作者以绵密细致的笔触,系情于物,尽情地抒发着内心的感受,创造了独特的意境,令人感奋,启人深思。
匆匆作于1922年3月,正是五四运动处于低潮,作者思想十分苦闷的时期。这时他由于“看不清现在,摸不着将来”(转眼),徘徊于人生十字路口,感到无限空虚与惆怅。但朱自清正如叶圣陶所说的,他“并非玩世,是认真处世”的人(叶圣陶:与佩弦)。他不愿虚度年华,在风尘中老去,在给俞平伯的信中说,“日来时时念旧,殊低徊不能自已。明知无聊,但难排遣。‘回想上的婉惜’,正是不能自克的事。因了这惋惜的情怀,引起时日不可留之感。我想将这宗心绪写成一诗,名曰匆匆”(信札)。不愿蹉跎青春,浪费时日,虽彷徨而仍思有所作为,匆匆抒写的就是这种心境。
朱自清是个擅于从客观事物中捕捉形象,以抒发自己主观情愫的诗人。燕子来而复去,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再开,这本是人所习见的自然现象,但诗人触景生情,从中联想到自己年青的生命,默算二十四年八千多个日子的行踪,追索着生命的价值,发出了惋惜的喟叹。韶华易逝,青春难再,年青人必须珍惜光阴,万勿使其错过,匆匆的主旨,便在于倾吐自己对时日匆匆这一瞬息间的感受。但作者在抒发这一感受时,并不作枯燥无味的大道理讲述,也不发空洞的呼喊,而是把自己在特定处境里的感兴,依托于大自然多种可感的景象之中,使抽象转为具体,思绪化为形象,一开篇就以独特的诗意创造,产生动人的效果,使人不由得不随着作者的思路去对人生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匆匆的艺术特色,首先便体现在作者这种对感情、形象的奇妙构思之中。
作品开端寄兴于燕子、杨柳、桃花的抒写,还只是点题。为了使内心情意表现的更集中、更丰富、更强烈,在匆匆里,作者充分发挥自己艺术想像力,去捕捉那“匆匆”的影子,以拟人手法,把光阴的象征——太阳,写得活灵活现。那太阳简直就像是一个性格活泼、步履轻捷的青春少年,他来去是这样地轻悄匆忙,在你稍一转动之间就过去了,日出日落,来去匆匆,光阴本是无情无踪的。但“太阳他有脚”,诗人正是扣住这“脚”,把时间这个空灵对象写得新鲜活脱,使无情之物显得充满人情。那人格化了的太阳,实际上是直接沟通诗人心灵深处的动人形象,诗人借助它抒发了自己在特定环境里特殊的思想感受,将篇端开拓的意境予以深化。
在匆匆里,鲜明的比喻和对照,起了有力烘托内在潜思的作用。作品开头便以花木新陈代谢和人类生命对照。冬去春来,花木有谢而再开的时候,而人的青春呢?却是一去而不复返。相对于万古长存的宇宙,人的生命是十分渺小的,“针尖上一滴水”和“大海”,这两个鲜明的喻语,确是把两者的差距形容透了。但唯其渺小更应珍惜,因为稍一轻忽,便要消失在无垠的时间长流里渺无踪影,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者,正由于此。接着作者进一步把自己生命的流和大自然时间的流作更具体的对比,以“被微风吹散了”的“轻烟”和“被初阳蒸融了”的“薄雾”,来譬喻自己“过去的日子”。“轻烟”与“薄雾”言其空虚飘忽,不务实际,把“徘徊”与“匆匆”形象化了,从而表露了不愿虚度此生的心愿,匆匆的题旨,就是在大自然的时序匆匆和一己生命的匆匆对比之中展现开来的。
匆匆篇幅短小,构思新巧,作者匠心独运地以发问句式为纽带连结全篇,一步紧似一步地展露内心的思绪。作品大体上有三个层次,起头作者就透过自然现象,不断追问。设问灵巧,一句一锤,扣人心弦,逼着你去思索人生严肃的问题。在第二层次里,又以来去日子“又怎样地匆匆”这一发问句别开生面,引出太阳这一具体形象。那作为诗人感情附丽物的太阳,既是诗人主观抒情的渊薮,又是通篇结构的纽扣,它既把前面提出的问题形象化了,又为以下的情感抒发别辟蹊径。在最后一个层次里,作者又以“我能做些什么”?这一反问句式,把情结进一步挥发,以一连串发问句,追踪自己生命的痕迹,反省着“过去的日子”,最后又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呼应开端。通篇只有六百来字,居然用了十一个发问句,在一连串看似不求回答的设问中,表现了一个微妙的内心世界。这些发问句在整个结构中,实际上是巧妙地起了牵引情感的线头作用,通过它一层紧扣一层地点显了主题,深化了主题。
匆匆显然是流露出一种由于倥偬时日,而勾起的如“游丝”般怅惘的情绪,但综观全篇情调却是健康向上的,诗人绝不是观花溅泪,望柳伤春,而是触景生情,抒发自己对时代的感受,作品似乎没有回答“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如何去结束“徘徊”,但在作者不断追问、反问、责问中,可以看出他是深深不满于自己尽在“徘徊”的思想状态,不甘虚掷光阴“匆匆”而过。
-
【名句】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注释与译文]“裹尸马革”即“马革裹尸”,形容英雄战死沙场,没有棺木收殓,只用马皮包着尸体埋葬。后汉马援曾说过:“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汗竹,指
-
【注释】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会心:内心有深刻体会。 翳(yì)然:树木繁茂遮蔽日光的样子。 濠濮间想:指游玩濠梁、濮水的乐趣。相传庄子游于濠梁之上,垂钓于濮水之中,后人因以“濠濮
-
羽林郎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窕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
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
-
清·翁同龢2(同治五年丙寅正月)初六日3。晚访李兰生4,知上于明日至书斋5,并闻上除夕
-
有多少男人想娶薛宝钗?薛宝钗这个人物也是随着历史的进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薛宝钗这女子不错,凡女子应该具备的优点,她大概都具备。她
-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诗要写梦,先言别;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造成的苦痛。开头便如阴风骤起,吹来一片弥漫全诗的悲怆气氛。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梦;而
-
走进古诗词的世界作文600字(在古诗的世界里沉醉作文600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走进古诗词的世界作文600字,内容包括在古诗的世界里沉醉作文600字,走进古代世界600字作文,沉醉在古诗文的世界里作文。沉醉在春的世界里明朗的阳光弥漫着暧昧的暖雾,淡淡的,轻盈又飘渺.似乎每棵萌芽的草木,或者张扬于风中的花朵,甚至是每一只翕动翅膀的幼小的飞
-
老松烧尽结轻花,妙法来従北李家。翠色冷光何所似,墙东鬒发堕寒鸦。
-
寇准《春昼》 白昼绿成芳草梦,起来幽兴有新诗。 ① 风帘不动黄鹂语,坐见庭花日影移。 【注释】 ①幽兴:沉静、高雅的兴致。 【译文】 白天的满目翠绿,夜晚便化作枕上芳草织成的春梦;清晨起来,那萦绕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