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杜牧《兰溪》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杜牧《兰溪》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兰溪,距黄州70里,今名浠水,发源于大别山,向西南流经兰溪镇入长江。环境优美,每至春末,兰花怒放,兰馨远馥,芳风藻川,是较有名的游览胜地。此诗就是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游览兰溪时写下的一篇佳作。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一、二句写兰溪幽美的风景。兰溪的水清澄碧透,波光荡漾;兰花映水,倒影隐隐约约;轻风徐来,满谷飘香,沁人心脾。新雨之后,空气润泽,兰香是那样爽冽,又是那样轻柔,加之时值春末,群芳多谢,兰更显得孤芳独秀,分外妖娆,因而异常诱人,使人有误入桃源之感。诗人着了迷,入了魔,在流连忘返之际自然生出疑窦,造物主怎样造就这人间美景呢?欣赏着美景,探求着其中真谛,冥思苦索,终于悟出此中的奥秘,原来是和屈子有天然联系。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楚国大夫就是屈原,他曾任三闾大夫,故称。他被放逐以后,“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楚辞·渔父)。兰溪,古为楚地,兰花,清幽雅洁。屈原,楚人,嗜兰成癖。饮食,“朝饮木兰之坠露”;服饰,“纫秋兰以为佩”;兰几乎就是屈原的化身。这样由楚地及楚人,由兰花想到屈原又是何等顺理成章,入情入理。屈原与兰溪的联系,正如西子和西湖的联系一样,珠联璧合。应,是曾经的意思。诗词曲语辞汇释:“应,犹曾也。”屈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虽被放逐,九死不悔,探求真理,上下求索,“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离骚)。重华,舜也。舜死葬于九嶷山,此为潇水的发源地。他向舜陈词,怎能不沿此路呢?故诗人以肯定的语气写出,“曾寻此路去潇湘。”正是因为贤人屈原走过此溪,故水才这样碧,花才这般香,人因地而显品,地为人而增芬。这就是作者悟出的真谛。有了这点理解,再回过头来玩味“碧泱泱”、“雨发香”,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美景了。我们从一般视觉嗅觉感性的体味中,来了个理性的升华,而赋予景物以精神特质,水碧乎,人洁也;花香乎,品高也。正因屈原曾沿此路去寻求真理,此溪要用更碧之水、更香之兰为这位先哲祝福,这就是兰溪美的底蕴。

对兰溪的肯定,对屈原的赞美,也就是对自己追求的一种暗示。诗人实以屈原自况也。“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这是作者郡斋独酌中写的誓言,现游兰溪,仰慕先哲,不也应像屈原那样“应寻此路去潇湘”吗?“就重华而陈词”者,又何止屈原一人呢!

猜你喜欢
  •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名言: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注释: 待问: 等待问难。叩: 撞击。 句意: 善于回答问题就象撞钟一样, 轻轻地敲就小声响, 重重地撞就大声响。随对方所问事之大小而答之

  • 古籍名著《三国志平话》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又称《全相三国志平话》。讲史话本。上图下文,分上、中、下三卷,六十九节,署建安虞氏刊刻。本书于元至治年间(1321—1323年)刊印,与元至元年间刻本《三分事略》,实际上是一部书的两种版本。而《三分事

  • 苏轼《梅圣俞之客欧阳晦夫使工画茅庵己居其中一琴》全诗鉴赏

    寂寞王子猷,回船剡溪路。迢遥戴安道,雪夕谁与度。倒披王恭氅,半掩袁安户。应调折弦琴,自和撚须句。 作品赏析原题:梅圣俞之客欧阳晦夫使工画茅庵己居其中一琴横床而已曹子方作诗四韵仆和之云

  • 国学名句“壮怀不逐秋容变,一任潇潇雨满帘”出处和解释

    【名句】壮怀不逐秋容变,一任潇潇雨满帘 语出明代于谦《清秋述怀倒前韵》诗。我的宏大志向不随着日减一日的秋色而改变,任凭那潇潇细雨淋湿整个幕帘。两句诗以秋雨为比喻,表现了作者不畏谗毁、老而弥坚的情怀。

  • 《鹧鸪天·送人赏析》

    送别词是词里一个大家族。晚唐五代至北宋词,多叙男女离别。从古以来,“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缠绵悱恻之情,哀怨凄惋之音,往往笼罩全篇。辛弃疾的送别词,却多立意不俗,又总是超出常境,这首《鹧鸪天》可作代表。词开篇即述离

  • 苏轼《哨遍》全诗鉴赏

    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一霎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方杏靥匀酥,花鬚吐绣,园林排比红翠。见乳燕捎蝶过繁枝。忽一线炉香逐游丝。昼永人闲,独立斜阳,晚

  • 刘辰翁《谒金门》咏海棠诗赏析

    《海棠·谒金门》咏海棠诗鉴赏 刘辰翁风乍起,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宋太祖开宝八年(975),金陵城陷,李煜肉袒出降,被

  • 孟浩然《行出东山望汉川(一题作行至汉川作)》全诗赏析

    异县非吾土,连山尽绿篁。平田出郭少,盘坂入云长。万壑归於汉,千峰划彼苍。猿声乱楚峡,人语带巴乡。石上攒椒树,藤间缀蜜房。雪馀春未暖,岚解昼初阳。征马疲登顿,归帆爱渺茫。坐欣沿溜下,信宿见维桑。

  • 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诗《从军行》(其二)全文翻译赏析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诗鉴赏 这是一首格调沉郁的边塞诗。 此诗只抓住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