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1]。公子即合符[2],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3],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4],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耶?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5],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6],而公子亲数存之[7],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8],此乃臣效命之秋也[9]。”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10],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11],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12],以送公子[13]。”
【段意】 魏公子行前,侯生又为他献策:即使兵符相合,晋鄙也不一定交出兵权。要是他去请示魏王,事情就糟了。建议公子约请朱亥同往。如晋鄙不授兵权,就让朱亥当即把他杀掉。朱亥接受了公子的约请。
字数:387[1]将在外三句:将帅在外作战,以国家利益为重,有时对于君主的命令,可以不接受。
[2]即合符:即使拿出兵符来(与晋鄙)验明相合。
[3]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不把兵权交给公子,而再向魏王请示。
[4]可与俱:可和你同去。
[5]嚄唶(huoze)宿将:叱咤风云的老将。嚄唶,大呼大叫,指呼喝有威势。
[6]鼓刀屠者:弄刀子的屠夫。
[7]亲数存之:多次亲自来问候我。
[8]急:急难。
[9]效命之秋:报答、效力的时候。
[10]过谢侯生:经过侯赢门前向他告辞。
[11]数公子行日:计算公子行程的时间。
[12]北乡自刭:向北自刎。乡,通“向”,面向。刭,用刀割颈。
[13]以送公子:以一死相送公子前去救赵。
-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诗的首联
-
这首羁旅行役词在客愁的抒写中融入对旧情人的怀念,风格缠绵婉艳。写法上仿效最长于表现这一题材的柳永、周邦彦,而又有自己细巧含蓄、精工秀俊的特色。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评析得好:“竹屋词无一平笔,跃冶精金,字字皆锤炼而出。此调起笔便迥绝
-
唐唐十九个月大的时候,儿媳发来一段视频,视频里的孙女一字一顿,用稚嫩的声音说:“都坐好了!”唐唐的右手,伴随着那一字一顿的童声,开
-
山上飞泉万斛珠。悬崖千丈落鼪鼯。已通樵迳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闲略彴,远浮屠。溪南修竹有茅庐。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 作品赏析【注释】①此闲居瓢泉之作。石门:可能在铅山县女城山附近。一
-
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古塞千年空,阴山独崔嵬。二庭近西海,六月秋风来。日暮上北楼,杀气凝不开。大荒无鸟飞,但见白龙塠。旧国眇天末,归心日悠哉。上将新破胡,西郊绝烟埃。边城寂无事,抚剑空徘徊。幸得趋幕
-
苏轼 天随生自言,常食杞菊。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犹食不已。因作赋以自广。始予尝疑之。以为士不遇,穷约可也。至于饥饿,嚼啮草木,则过矣。而予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
-
作者: 张翼之 《明会要》八十卷,编纂者龙文彬,清代
-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① ,思而不学则殆 ② 。”(《论语·为政》十五) 注释 ①罔:同“惘”,迷惑、惘然无知。②殆(dài):疲惫,危险。 【译文】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认真思考,因为没有真正
-
[晋]张协早霞迎白日,丹气临旸谷。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密
-
高中选修语文古诗词文(高中语文选修的必背古诗文有哪些,越全越好)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中选修语文古诗词文,内容包括需求高中语文选修中的必备古诗词,高中语文选修的必背古诗文,越全越好,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必背课文。【必修一】《诗经·氓》、《离骚(节选)》、曹操《短歌行》、陶潜《归园田居(其一)》【必修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杜牧《阿房宫赋》、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