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四)·[晋]张协》原文与赏析
[晋]张协
早霞迎白日,丹气临旸谷。
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
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
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
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
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
张协,字景阳,西晋太康年间人。他的杂诗共十首,这里选的是第四首。这首诗共十二句,前八句全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张协曾做过几任官,后见天下纷乱,晚年隐居不仕,故在诗中,一方面悲叹壮志未酬,老年无成,另一方面又感叹无可适从,无所事事,因此希望有识之士(即诗中的汉初卜者司马季主)给他指明一条正确的出路。这当然是时代使之然,因此丝毫不会影响“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给我们的认识价值。畴昔,就是从前,同下句“晚节”对照起来,可理解为少年。晚节,就是晚年。“迟”是缓慢,跟“促”相对。这两句诗可理解为:年轻时感叹时光过得太慢,年纪大了却又悲叹年月过得太快。诗歌使用对比的手法,对偶的形式,精警的语言,向我们道出了一个素朴的真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首先是基于对时间的深刻认识。李白所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如果运用现代技术可以让白发变青丝,流水复奔回的话,那么,时间这个东西,任你使用什么现代化手段,既不能阻止它的前进,更不能把它拉转回来。张协在杂诗之二中说,“人生瀛海内,忽如鸟过目。川上之叹逝,前修以自勗”。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无不惜时如金,及时努力。诗中所谓“前修”,就是指孔子,“川上之叹逝”,就是论语中记载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以好学自称,据史记记载,读易读得“韦编三绝”,还感叹说“假我数年,我于易则彬彬矣。”人越到晚年,越感到时间太少,越感到要做的事太多,于是,不免发出“年促”之叹。但由于阅历浅的关系,年轻时往往不知时间之可贵。张协所谓“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这种经验谈足可激励后人趁年少之时,及时努力,以免老来无成,空自悲切。
-
听呀!哦,夜莺! 颈前长黄毛的鸟儿! 听!从月色朦胧的雪松里, 响起了多婉转的歌声! 多么悠扬!听——又是多么哀伤! 你是从希腊的海岸飘泊来的, 可过了这么多年,在遥远的国土里, 你迷茫的小脑袋中依旧
-
衡山精于书画,尤长于鉴别,凡吴中收藏书画之家,有以书画求先生鉴定者,虽赝物,先生必曰:“此真迹也。”人问其故。先生曰:“凡买书画者必有馀之家。此人贫而卖物,或待此以举火。若因我一言而不成,必举家受困矣
-
树绿晚阴合,池凉朝气清。莲开有佳色,鹤唳无凡声。唯此闲寂境,惬我幽独情。病假十五日,十日卧兹亭。明朝吏呼起,还复视黎无氓。
-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头陀悬万仞,远眺望华峰。聊借金沙水,洗开九芙蓉。烟岚随遍览,踏屐走双龙。明日登高去,山僧孰与从?禅床今暂歇,枕月卧青松。更尽闻呼鸟,恍来报晓钟。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古代的明主没有赶上,后来的贤君也不及见。一想到天地的久远与绵
-
折桂令诗词赏析1百花洲上新台,檐吻云平①,图画天开②。鹏俯沧溟③,蜃横城市④,鳌驾蓬莱⑤,学捧心山颦翠色⑥,怅悬头土湿腥苔⑦。悼古兴怀,休近阑干,万丈尘埃。注释①檐吻云平:言飞檐画栋,高与云平。②图画
-
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白草侵烟死,秋藜绕地红。古书平黑石,神剑断青铜。耕势鱼鳞起,坟科马鬣封。菊花垂湿露,棘径卧干蓬。松柏愁香涩,南原几夜风! 作品赏析坟科:一作坟斜。---------------
-
《牡丹·平韵满江红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陈允平
-
[明]王廷陈宁直见伐,无为曲全。宁渴而死,不饮盗泉。《矫志篇》是诗人用以砥砺志节、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