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在黄州所作(王文诰苏诗总案)。先是熙宁中,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多扰民者,心中不满,发抒于诗中,因此激怒新党,说苏轼诽谤朝政,遂逮捕下狱,百端罗织,必欲置之死地,即所谓“乌台诗案”。幸而神宗还算明白,终于释放苏轼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三年(1080)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六月乃量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
定慧院在黄州东南。此词是苏轼在贬所抒怀之作。上半阕叙写寓居定惠院时的寂静情况。“漏”指漏壶,是古人计时的器具,从壶中滴水计算时间,夜深时,壶中滴水减少,仿佛断了,故“漏断”即指夜深。这段词意是说,在院中夜深人静,月挂疏桐之时,仿佛有个幽人独自往来,如同孤鸿之影。这个“幽人”,可能是想象的,也可能是苏轼自指。下半阕承接上文而专写孤鸿,说这个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用比兴之法,借孤鸿衬托,正足以表达其“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张惠言词选序 语)。“拣尽寒枝不肯栖”句,南宋时曾有人认为:“鸿雁未尝栖宿树枝,惟在田野苇丛间,此亦语病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这种看法未免拘泥。金王若虚滹南诗话说:“东坡雁词云‘拣尽寒枝不肯栖’,以其不栖木,故云尔。盖激诡之致,词人正贵其如此。而或者以为语病,是尚可与言哉!”这是通达之见。
这首词虽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之后,贬居黄州,发抒其个人幽愤寂苦之情的作品,但是也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文字冤狱对人才的摧残,还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至于后人或谓此词为王氏女子而作(能改斋漫录卷十六),或谓为温都监女而作(野客丛书卷二十四)。都是好事者附会之辞,不足凭信。
这首词的艺术是很高妙的。黄庭坚评此词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六跋东坡乐府)评价可谓甚高。尤其“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二语,能说出苏词的真实本领,苏轼其他好词亦常有此种境界。陈廷焯评此词说:“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是坡仙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词则·大雅集)也推崇备至。至于这首词的章法也很奇特,前人已有道出者。胡仔说:“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说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这也可以看出苏轼在作词上的创新之处。
晚近人论词多以“豪放”为贵,而推苏轼为豪放之宗。这实在是一种偏见。宋词仍是以“婉约”为主流,而苏轼词的特长是“超旷”,“豪放”二字不足以尽之。这首卜算子词以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永遇乐(明月如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佳什,都是超旷之作,同时也不失词的传统的深美闳约的特点。这是评 赏苏词时所极应注意的。
-
小马哥:
-
陈标 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深红数百窠。 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嫌处只缘多。 咏物诗是古诗中常见的一种形式。这种诗有的是单纯状物,有的则是把吟咏的自然物加以人格化,特别要使它成为诗人自己的性格化身,达到咏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出处】唐·李白《蜀道难》【译注】入蜀的道路艰险难行,真是 比上青天还要难! 蜀道:古代汉中进入 四川的道路。【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四
-
大家又叫新来的邢岫烟、李纹、薛宝琴每人再作一首七律,按次用“红”、“梅”、“花”三字做韵。专命折得红梅的贾宝玉做一首《访妙玉乞红梅》诗。 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当时的豪门,特别是贵族人士,在精神上也日益空虚,做诗成了一种消磨时光和
-
棠棣闻馀兴,乌衣有旧游。门前杜城陌,池上曲江流。暇日尝繁会,清风咏阻修。始知西峙岳,同气此相求。
-
(节自 《高祖本纪》)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① 。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
-
夫蒹葭盛则吟虫集矣,云霞生则爨烟绝矣〔2〕。犹复绀宇斜出,瞰临流之舟〔3〕;青藤上缘
-
吴道子:唐代画家吴道玄,字道子,阳翟人。开元中召入供奉,为内教博士。其画笔法超妙,尤擅长画道释人物及山水,有“画圣”之称。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六年级古诗词节目串词,内容包括六年级古诗四首经典诵读串词,六一古诗词朗诵串词,小学六年级诗歌朗诵会串词(名家散文)。萧索单调的冬季里,总是在盼望春天。盼望她的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盼望她的千树琼花,碧波涟漪,盼望她的兰馨蕙草,润物如酥;盼望她的春色满园,
-
[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