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传书”的意思,出处,故事
汉朝皇帝派苏武出使匈奴国,匈奴主单于用尽威逼利诱等手段,欲使苏武投降,苏武坚贞不屈。单于没办法,只得送苏武到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边牧羊。后来,匈奴与汉朝和亲,汉要求遣返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但跟随苏武出使流落在匈奴的另一个汉人,暗地里把实情告诉了汉朝和亲使臣。使臣便对单于说,汉皇帝射下一只雁,雁的脚上系着苏武的信,说他在北海边(即贝加尔湖边)。单于的谎话被揭穿了,只好把苏武送回汉朝。
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而群雁飞行时,又时常排列成“一”字或“人”字形,因此使人产生“鸿雁传书”的联想,并形成这一固定词组。
现多用来借指传寄书信。
又作“雁足传书”。
-
亦从《酒德颂》中来,妙在从反面写入,便不觉雷同,可谓善学古者也。(岳端《寒瘦集》) 【诗例】 酒德 孟郊 酒是古明镜,辗开小人心。 醉见异举止,醉闻异声音。 酒功如此多,酒屈亦以深。 罪人免罪酒,如此
-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方瞳正碧貌如圭,六月相逢万里归。口不谈时经噩梦,心常怀蜀俟秋衣。可怜众热能偏舍,自是登真限莫违。书到乡人望还舍,晋陵玄鹤已孤飞。
-
上片描绘飞雪的动态美,寄托了词人飘荡羁旅之悲情。下片写雪的静态美,寄托词人孤高志趣。该词托物言志,采用比喻、衬托、动静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对梅花不畏严寒的赞美,寄托着词人不同流俗的志趣。 这是一首咏物词。刘熙载云:咏物应“不离不
-
[明]冯梦龙 做天莫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 秧要日头麻要雨,采桑娘子要晴干。 这是冯梦龙收在《喻世明言》中的一首江南民谣。 首句“做天莫做四月天”,是感叹“四月天”难做,为全诗之结论。下三句逐一陈
-
《道咸宦海见闻录》 《道咸宦海见闻录》,清张集馨撰,张集馨,字椒云,江苏仪征人,道光九年(1829)进士,一生历任各地地方官。此书本是他作的一部自叙年谱,生前没有编定,后传钞者为其取名为《椒云年谱》,
-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出处】唐孟浩然《 留别王维 》。 【意思】我在这里冷清清的,还有什么好等待的呢? 天天在外面走一回,却仍旧空自归来。 【全诗】 《留别王维》 .[唐].孟浩然. 寂
-
丝竹久已懒,今日遇君忺。打破蜘蛛千道网,总为鶺鴒两个严。第一百八十九卷
-
今在岂有相逢日,未死应无暂忘时。从此三篇收泪后,终身无复更吟诗。
-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