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少年行》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马上谁家薄媚郎,临阶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少年行,乃乐府杂曲歌辞,本出于结客少年场行。结客场,即结任侠客为游乐之场的意思。歌辞内容,多咏少年轻生重义、任侠游乐之事。曹植有结客场“结客少年场,报怨洛北邙。”庾信结客少年场行“结客少年场,春风满路香。”自六朝至唐,不少大诗人都写过这个题目。其中不少名句都成为千古绝唱。如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李白“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王昌龄“西陵峡年少,送客过长亭”等。所咏少年都是轻生重义、慷慨立功之人。杜甫此篇却另辟蹊径,面目一新。所咏少年,显然不是慷慨立功者,而是凭其家世任情放荡的纨绔子弟。
首句“马上谁家薄媚郎”。马上,即马背之上。古典诗文中,凡“马上”二字,多有豪壮气概。如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钱起晓过横灞寄张蓝田“林端忽见南山色,马上还吟陶令诗。”薄媚,姿态淡雅的意思。陆龟蒙和行次野梅韵“风怜薄媚留香兴,月会深情借艳开。”开篇第一句,让人物亮相,风风火火驰马而来者,是一位衣冠华丽、风姿绰约的粉面郎君。
二句“临阶下马坐人床”写出了人物的举止、气质和行为风格。床,坐卧之具,释名·释床帐“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这里指胡床,亦名交椅,唐代又称逍遥椅。这句写得人物活灵活现。临阶下马,指驰马直至阶前方才下马。一付目空一切,旁若无人的轻狂之态。下马之后,径奔堂上,直坐逍遥椅中,又是一付大少爷派头。
三、四两句“不通姓氏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少年意气生动传神。粗豪,即举止粗犷豪爽。白居易四十五诗“清瘦诗成癖,粗豪酒放狂。”银瓶,即银壶,这里指酒具。张籍楚妃怨“美人初来天未明,手扶银瓶秋水冷。”不通姓氏,指瓶索酒,真是认酒不认人,颇有恃财傲世、恣情放荡,一掷千金浑是胆的气概。
同是写少年意气,与王维笔下“相逢意气为君饮”的咸阳游侠、李白笔下击筑剑歌饮美酒的易水少年、王昌龄笔下“送客过长亭”的西陵峡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三者是为朋友、为国事、为送客而饮酒动情,杜甫笔下的少年,却只是为饮而饮。可见此诗皆在讽刺贵介子弟的轻薄放肆。正如清人胡夏客所云“此盖贵介子弟,恃其家世,而恣情放荡者。既非才流,又非侠士,徒供少陵诗料,留千古一噱耳。”(杜诗详注)此论是很有见地的。
这首诗好在有写生之妙,临阶下马,径坐胡床,不通姓氏,指瓶索酒,宛如一组电影画面,人物的神情意态,色色逼真。
-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
《汉魏六朝散文·范晔·宦者传序论》原文鉴赏
-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
-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出处】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译注】日落黄昏,拄着手杖站在柴门边; 迎着晚风,静静倾听蝉儿一声声的鸣叫。幽居山林,超脱尘俗; 迎风倚门,闲听蝉声,逍遥自在
-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姊妹们 我是原
-
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
-
风清泉冷竹修修,三伏炎天凉似秋。黄犬引迎骑马客,青衣扶下钓鱼舟。衰容自觉宜闲坐,蹇步谁能更远游。料得此身终老处,只应林下与滩头。
-
诗歌·李攀龙诗《挽王中丞》 司马台前列柏高,风云犹自夹旌旄。属镂不是君王意,莫作胥山万里涛! 其 二 幕府高临碣石开,蓟门丹旐重徘徊。沙场入夜多风雨,人见亲提铁骑来。 王中丞,即王忬,字民应,太仓(今
-
秋入诗人兴,巴歌和者希泛湖同旅泊,吟会是思归。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杳冥云海去,谁不羡鸿飞?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名言: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