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黎峨道中(二首选一)》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查慎行
青红颜色裹头妆,尺布缝裙称膝长。
仡佬打牙初嫁女,花苗跳月便随郎。
查慎行壮年,从军黔滇,沿途所见山川胜景,风土人情,輙赋于诗。此绝句宛如一幅色彩艳丽的风俗画。首二句,诗人挥洒大笔,将黎、峨(今云南省华宁县、峨山县)道中所见苗族的服饰鲜明地勾勒出来。大红大绿头巾缠裹额顶,“幅布围腰”黔书缝成筒裙,刚到膝部。服装式样极富民族特色,一望便知是西南少数民族打牙仡佬与花苗的打扮。青绿色头妆,十分耀眼醒目,色彩浓烈,突出地显示苗族青年的性格豪迈开朗,感情奔放。一、二句彩绘服饰,写形以传神,三、四句便进而描述苗族的爱情习尚。诗人重点刻画其“跳月”风俗。众所周知,三月三为苗族的爱情节。据黔书载:“每岁孟春,合男女于野,谓之跳月。预择平壤为月场。及期男女皆更服饰妆。男编竹为芦笙,吹之而前,女振铃继于后以为节。”小伙子与姑娘们,在这明丽清净的月夜里,自由选择对象,“并肩舞蹈,回翔婉转,终日不倦。暮则挈所私归”。初嫁女“跳月便随郎”,显得多么惬意,无拘无束,热情开放,可谓彻底打破封建礼教的枷锁。结句如撞钟,清韵悠扬、响亮,弥散着浪漫的氛围与朗爽的情调。
此诗作于康熙十九年(1680)。诗人用绝句体裁描写苗族的爱情生活,不带汉族偏见加以歪曲丑化,反而歌颂自由恋爱与婚姻相结合。这在清诗中实属难能可贵。题材新颖别致,独具一格。
-
宿莽湘累怨,幽兰楚俗谣。紫屏空自老,翠被岂能招。欲就苍梧诉,愁迷澧浦遥。哀猿羌昼晦,悲鴃众芳凋。红壁丹砂板,琼钩翡翠翘。如何搴香灶,江上独无憀。
-
【原文】 不辱①其身,不忧②其亲,则可谓孝矣。 【出处】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戴德编写,西汉时期人。《大戴礼记》是中国秦
-
将军破贼自草檄,论诗说剑俱第一。彭城老守本虚名,识字劣能欺项籍。风流别驾贵公子,欲把笙歌暖锋镝。红旆朝开猛士噪,翠帷暮卷佳人出。东堂醉卧呼不起,啼鸟落花春寂寂。试教长笛傍耳根,一声吹裂阶前石。
-
[晋]石崇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陵辱,对之惭且
-
减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色为天下艳,心乃女中郎。自言重不幸,家破身未亡。人各有一死,此死职所当。忍将先人体,与主为疣疮。妾死主意快,从此两无妨。愿信赤心语,速即白刃光。南郡忽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拒绝情感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没有拒绝爱情的古诗,拒绝爱慕之情的古诗,描述“古代女子拒绝追求爱情”的古诗。不知道是不是拒绝男孩子呢?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句子。还有其他好句子也可以再了解一下古代女子委婉拒绝男子的诗词 :心似流水不倦花,我如明月君
-
本诗的诗眼(主旨)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
-
1瞿秋白的36岁,夏明翰的28岁,王尽美的27岁,澎湃的33岁,彭雪枫的37岁,戴安澜的38岁,卢德铭的22岁,方志敏的36岁,黄公略的33岁,冯平
-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坱轧势方深,结构意未遂。旁观不暇瞬,步步造幽邃。苍崖忽相逼,绝壁凛可悸。仰观八九顶,俊爽凌颢气。晃荡天宇高,崩腾江水沸。孤超兀不
-
郑燮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1),甚喜。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要须制碓制磨(2),制筛罗簸箕,制大小扫帚,制升斗斛。家中妇女,率诸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