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不上大夫”的意思,出处,故事
汉武帝刘彻,曾问大臣东方朔:“‘刑不上大夫’是什么意思?”东方朔答道:“刑者,所以止乱,诛不义也。大夫者,天下表仪,万人法则,所以共承宗庙而安社稷也。”西汉政治家贾谊在治安策中说:“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廉耻礼节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无戮辱。是以黥、劓之罪不及大夫,以其离主上不远也。……其有大罪者,闻命则北面再拜,跌而自裁,上不使人捽抑而刑之也。曰:‘子大夫自有过耳,吾遇子有礼矣。’”以使臣下“黔其节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写道:“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古人所以重施刑大夫者,殆为此也。”
可见,封建社会制定刑法,主要是用来“止暴乱,诛不义”的。这里讲“暴乱”“不义”者,应该主要指被压迫的人民,但也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的敌对派。大夫犯了罪,因为“大臣近主”,怕伤皇帝体面,所以由皇帝“赐死”“令其自裁”,不动用刑具进行人身侮辱,以“勉励士节”。只是说换一种体面且柔和的用刑方式,并非说他们犯法可以不问罪。
对“犯罪”的大臣来说,接受“赐死”“自裁”也有一些好处: 一是比较体面地死,不落受刑的恶名;二是落个全尸,避免“肢解体裂”“身首异处”;三是亲属可以不受或少受株连,免于“灭族”;四是有的还可以礼安葬,子孙袭爵。当然,也有拒绝“自裁”的,那就“拉杀之”“以被蒙面捂杀之”。实际又是动了刑。
可见,所谓“刑不上大夫”,仅仅是“大夫”们在犯罪之后,受刑的方式不同于“平民”,并非意味着不受刑法的制裁。
-
郑侯应凄惶,五十头尽白。昔为南昌尉,今作东郡客。与语多远情,论心知所益。秋林既清旷,穷巷空淅沥。蝶舞园更闲,鸡鸣日云夕。男儿未称意,其道固无适。劝君且杜门,勿叹人事隔。
-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三、四句,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白马篇李白【原文】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1]。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2]。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3]。弓摧南山虎[4],手接太行猱。酒后
-
君子有三言可贯而佩之:一曰无内疏而外亲,二曰身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至而后呼天。
【名句】君子有三言 ① 可贯 ② 而佩 ③ 之:一曰无内疏而外亲 ④ ,二曰身 ⑤ 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 ⑥ 至而后呼天。 【注释】①三言:三句话。②贯:贯穿。③佩:记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读竹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竹的古诗,吟咏“竹子”的诗句,求有关竹的诗句。咏竹的诗中,我认为最好的一首是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王安石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
-
【原题】:五年不治笔研奉诏起家是日始草辞免奏旋假书吏於郡题写皆生疏又堂帖趣行三日戒涂偶成二首
-
元戏剧《王实甫》鉴赏 《丽春堂》全名《四丞相
-
【5483】罗辑思维:人文篇(罗振宇著,文汇出版社,14 8万字,2020年12月第1版,39 9元)△5章:文学;诗词;语言;艺术;社会百态。〇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