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明清小说之《三国演义·怒鞭督邮》内容解读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明清小说之《三国演义·怒鞭督邮》内容解读与赏析

三国演义第1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以生动的情节、场面刻画了张飞嫉恶如仇、粗爽刚直的性格特征。

作者集中显示了“怒”的特点: 具有情绪和行为的爆发力。作者远铺近染了“怒”的形成因素:是督邮施加淫威所形成的反弹力。这样便揭示了“怒”的根据和正义性,张飞粗爽刚直的性格是以嫉恶如仇为思想和情绪基础的。否则,就是“张翼德无辜鞭督邮”,会破坏张飞的性格素质。这是我们鉴赏本篇所应该首先加以把握的。

那么,作者是如何富于层次感地加以描述的呢?第1回“桃园三结义”,刘、关、张已经誓天结义,结为兄弟。三人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之前,虽然小说描述了“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兄弟怡怡,手足情深,但是,还需要用具体可感的情节、场面来显示异姓兄弟间的不可分割性,因而,从艺术构思上看,这是对第一回的深化和发展;从人物关系上看,三兄弟间,喜怒哀乐,无不相通,这才使得事件虽然出现在刘玄德身上,但是直接出头的却是张翼德。这是张飞“怒”的根本基础。

然而,矛盾是作为过程展开的。刘备好不容易才授了个芥豆之微的安喜县尉,可是,“到县未及四月,朝廷降诏,凡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玄德疑在遣中。”这无疑给刘、关、张三兄弟情绪上笼罩了一层阴影。这是第一个层次:抑郁的情绪总归要寻找喷泄口,这是“怒”鞭的深层情绪动因。这时,“适督邮行部到县”,进入第二个层次。小说中出现了一个反差极大的场面:“玄德出郭迎接,见督邮施礼”,彬彬有礼;“督邮坐于马上,惟微以鞭指回答”,傲慢无礼。一个躬身马前,一个端坐马上。特别是“惟微以鞭指回答”,一笔写透了督邮的神情姿态。这样不堪忍受的场面,理所当然地激起“关、张二公俱怒”的情绪反应。“怒鞭督邮”的“怒”开始起于青蘋之末了。第三个层次,“及到馆驿,督邮南面高坐,玄德侍立阶下”,又是一个反差。“良久”,是故意怠慢刘备。当刘备回答了自己显贵的出身,得到的却是督邮的劈头断喝:“汝诈称皇亲,虚报功绩!”这是公然的当众侮辱。第四个层次,县吏道出“督邮作威”的原因是索贿。而刘备两袖清风、囊中无物,督邮转而从县吏身上开刀,捏造罪名指控“县尉害民”。刘备“几番自往求免,俱被门役阻住”。督邮连连进逼,刘备步步后退。蓄之既久,其发必烈。一股冲窗震棂的“怒”风不可避免地席卷而来。小说通过多层次的铺垫,写出了张飞“怒鞭督邮”的正义性、必然性,犹如利箭在弦,不发何待!

小说还以生动有致的笔墨刻画了张飞怒鞭督邮的具体情景,显示出他的虎虎生气和富于爆发力的性格。“张飞饮了数杯闷酒”,情绪愈是郁闷,愈容易冲动。当他乘马从馆驿前经过,看到五、六十个人,皆在门前痛哭时,得知其中的原因: 欲害刘备,百姓遭打。一把火终于点着了堆积在胸中的干柴,熊熊燃烧开来。“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这是具有高度性格化的神情和行动描写。一切都是由“怒”的情绪冲动引发开来,又一切为着揭示“怒”的题旨含义。一连串的动词蝉联而下,活灵活现地描述出张飞火爆爆的性格,恍若一团火球在眼前滚动。他在后堂坐厅一眼瞥见督邮,拦头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犹如焦雷贯顶,气势夺人。“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显示出张飞怒火中烧所生发出的行动之快、威力之猛。“猛张飞”的“猛”得到了集中、典型的刻画。恰似老鹰逮小鸡,张飞把督邮“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值得注意的是,张飞不是在馆驿内教训督邮,而是扯到“县前”,在大庭广众之下鞭打。这是正义的宣判! 在情节上呼应了前面众多老人在门前痛哭的场面,因而,他不仅是为刘备抒愤,而且是为百姓出气,充分显示出他嫉恶如仇的正义性。他“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条”。这里是“怒鞭”的直接描述。“一连打折”的动作联贯,“十数条”的数量之多,充分显示出他的“鞭”是在“怒”气冲发下进行的,写出“怒鞭”的情节特点和性格特点。从怒入,到怒斥,到怒揪,到怒鞭,作者以联贯性的动作描绘,表现出张飞的形象和正直刚烈、不畏权贵的性格。

同时,在这个场面中,还以督邮发出“玄德公救我性命”的哀求,跟前面的踞傲、飞扬跋扈形成前后对比。刘备“忙去观之”、“惊问其故”、“急喝张飞住手”等行动,体现出他宽厚大度的性格,跟张飞的性格形成了彼此映照。

本来,历史真实上,“怒鞭督邮”是刘备所为。三国志·先主传明载道:“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三国演义却移植到张飞身上。本来是鞭打者的刘备变成营救者。这是作者从人物性格塑造的审美需要出发所作的移植,既丰满了猛张飞的形象,更符合小说中作者所要塑造的刘备的性格。于是,历史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因而,本篇所运用的移花接木式的性格典型化手法很值得重视。



猜你喜欢
  • 《新雷·[清]张维屏》原文与赏析

    [清]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这首诗写

  • 革命团体觉悟社

    觉悟社是在五四运动中,由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的骨干联合在一起组成的革命团体。周恩来是觉悟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13年2月,周恩来随伯父来到天津,1917年从南开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

  • 《满江红·赤壁怀古赏析》

    这首词,风格豪迈,苍劲有力,在自然朴素的描写中,不时有浓重之笔与用力之笔出现,平淡之中见奇伟。清人纪昀十分欣赏这首词,觉得它的豪壮之气并不逊于苏东坡。   上片开头说“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悲歌行赏析》

    此诗的开头便是“悲来乎,悲来乎”,直抒胸臆,这也是李白诗歌惯常的抒情艺术手法,如同《将进酒》开篇便是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营造了时光奔腾,人生易老的一个深刻的人生感悟,也正如李白所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在这场

  • 婚礼祝古诗词(结婚祝福诗句唯美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婚礼祝古诗词,内容包括结婚祝福诗句唯美古诗,关于对结婚新人祝福的古诗词,结婚祝福诗句,要十六句的。皓月描来双影雁,寒霜映出并头梅。二、 春暖花朝彩鸾对箅,风和月丽红杏添妆。方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宵。槐荫连枝百年启瑞,荷开并蒂五世

  • 《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其四)》(陈与义)原文|鉴赏|赏析

    陈与义 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此诗,《年谱》系于宣和五年(1123),时诗人年三十四。徽宗见此赋《墨梅》诗,有见晚之叹。据《苕溪渔隐丛话》: “徽庙召对,

  • 《闻故旧二三公或不幸于官或以疾病而去或以口赏析》

    【原题】:闻故旧二三公或不幸于官或以疾病而去或以口语而罢怅然有感

  • 《古文·庖丁解牛》鉴赏

    古文·庖丁解牛 庄子庖丁(1)为文惠君(2)解牛(3

  • 杜甫《缚鸡行》全诗赏析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 王昌龄《送崔参军往龙溪》全诗赏析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