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王诜《蝶恋花》》原文、鉴赏和赏析
王诜蝶恋花①王 诜
王 诜
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
注释 ①蝶恋花:此词南宋草堂诗馀后集卷下(类编本)、明陈耀文花草粹编卷七引作秦观词,南宋王懋野客丛书卷二五引作黄庭坚词,此据全宋词断为王诜作。
鉴赏 本词总体上抒发作者面对流逝时光时的百无聊赖、无以寄托的苦闷。上阕感叹岁月无情循环而人却逐渐衰老,下阕写自己打发无聊时光的苦恼滋味难以言说。
首句以黄昏的钟声与晨晓的鸡鸣传达出作者对时光机械、静止地循环的经验和感受。“送”与“报”字用得极有神韵,写出岁月荏苒、一来一往,人间繁忙、一迎一送的生活体验。“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堪称佳句,使人联想到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之句。“催”字写出了时间的前后相续和没有始终,体验到时间的无情转换,有如作者在行香子(金井先秋)中使用“任商飙、催换年光”一句的神妙。
寒林楼观图 【宋】佚名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上阕后两句“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表达出了对人生存的操心,也就是存在的烦恼,也就是追问存在与时间关系的烦恼。人之被世界给出与归藏的过程亦即生死之过程,但是生死过程中的“老”却是一种挥之不去、难以抗拒和难以承受的力量,而“芳草”春来复生却并无此苦恼,此即人之生存与其他万物存在于世界之中的根本区别。
下阕“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乃是千古传唱的名句,用语极为平白,但却包含着人生的深刻真理,含蓄地表达了人在无意义、无聊时光中的体验。难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Schopenhauer)把“无聊”与“情欲”并列为人生两大基本苦恼。两种苦恼方式是如此本源,自然会“几个人知道”,因为人间处处多繁忙,时时多操心,人多忙处,人少闲处,真正遭遇闲处时光,遭遇无以打发的无聊,其中苦恼又真是难以言说。下阕后两句,虽然不免差强人意,但是亦有可圈可点之处。作者独上高楼,见云淡云疏,见天涯一点,见青山渺小,作者先前的无聊苦闷得以升华,站在天人合一的宁静澄明之景中,体会到人自身存在于当下的价值和意义。
全词语言清丽平淡,音调和谐悦耳,文气流畅,充满淡淡的哀怨,同时却富于哲思,作者努力领会时间本性,追问人生当下的意义,不易为一般读者所细察其中的奥妙。(张伟特)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餐厅文化的古诗词,内容包括餐厅主题文化诗词赋,用于餐厅的古诗或名言,朋友开一餐厅,需要一些古诗词如题,朋友开了一餐厅,想装饰的。舌尖上的诗词歌赋《戏答佛印》宋 苏轼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闲话扬州》清 易君左江山最爱是才人
-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客子思乡”类的诗句。 遥望故园,辽远而迷茫,辨
-
郑人有爱惜鱼者,计无从得鱼,或汕或涔 ② ,或设饵笱之。列三盆庭中,实水 ② 焉。得鱼即生之。鱼新脱网罟之苦,惫甚,浮白而喁 ③ 。逾旦,鬣尾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年级语文下策古诗词五首课件,内容包括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七年级下册语文书的25课《诗词五首》的五首诗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
-
【注释】:
-
【3548】掌控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掌控这个变化的世界(〔美〕约翰•奈斯比特、〔澳〕多丽丝•奈斯比特著,西江月译,中信出版社,21万字
-
作者: 梁立基 【作家简介】马拉·鲁斯里(1889—196
-
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抖擞府中尘。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
-
昔者谁能比,今来事不同。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架倒藤全落,篱崩竹半空。宁须惆怅立,翻覆本无穷。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杜甫写给亡妻的一首词,内容包括杜甫写他妻子的诗,,,全一点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杜甫为妻子写下这首词用意是什么?,有谁知道苏轼的一首写给亡妻的词。江城子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