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注释、译文和评说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注释、译文和评说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注释】 牧:本意为牧养牲畜,引申为统治或管理民众。牧民:治理人民,统治人民。四时: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个季节的农事。务在四时:指注重农业生产之意。仓廪(lǐn):指粮仓。守在仓家:要守护好粮仓,指要保证粮食储备。辟:开辟,开垦。举:尽,全。辟举:全面开垦。
【译文】 凡是拥有国土治理人民的君主,务必重视四季的农事,保证粮食储备。国家富足多财,远方的人们就会前来投奔。荒地开发得好,国内的居民就能安心留住。粮仓储备充实,人们就会知道遵守礼节;人们衣食丰足,就会懂得荣誉与耻辱。
【评说】 丰衣足食是普通民众最基本的需求,然后,才谈得上教化和其他一些事情。在中国,皇帝祭祀先农和亲耕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周朝,只不是每年举行。在明清两代,祭祀先农成为国家重要的祭祀典礼,而且,皇帝都要亲自下田耕种,以示万民。俗话说的“一亩三分地”指的就是皇帝亲耕的田地。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帝王对农事的重视。
猜你喜欢
  • 《玉京秋·烟水阔赏析》

    《玉京秋》为周密自度曲,词咏调名本意。音韵谐美,别具声情,值得治词乐者重视。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知秋之为秋者,莫若游子羁客。刘禹锡《秋风引》所云:“何处秋风至……孤客最先闻。”亦同此意。玉京,长安,并指

  • 项脊轩志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项脊轩志 简介本篇选自《震川先生集》。作者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

  • 古代兵法之《读史方舆纪要》原文和鉴赏

    [原文] (节选) 总 叙 客谓顾子曰:“子所著《方舆纪要》一书,集百代之成言,考诸家之绪论。穷年累月,矻矻不休。至于舟车所经,亦必览城郭,按山川,稽里道,问关津,以及商旅之子、征戍之夫,或与从容谈论

  • 《春园即事赏析》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这首诗写春中田园景色,意境清丽淡远,然而又色彩鲜明,写景如画。诗歌流动着自然的美景和诗人安闲恬适的情怀,清新优美。田畦既分,白水流入畦垅之间

  • 曹操《观沧海》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曹操的《观沧海》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歌作品。通过描述波澜壮阔的海洋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豪情壮志与对人生短暂和变幻无常的思考。诗中的“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空阔”展现了曹操超越平凡,立志成就伟业的雄心壮志。诗中描绘的“滔滔巨浪,翻腾蔽日”呈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和威力,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巨大的力量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壮志与豪情,展现出曹操热爱生活的豪情和对人生短暂性的深思。

  • 苏轼《赠梁道人》全诗鉴赏

    采药壶公处处过,笑看金狄手摩挲。老人大父识君久,造物小儿如子何。寒尽山中无历日,雨斜江上一渔蓑。神仙护短多官府,未厌人间醉踏歌。

  • 《华月》情诗三百首赏析

    华月 作者: 文彦博 【原

  • 《充实》宋昱佳散文赏析

    有时,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思考,抑或独处一隅,读一本好书。想那风云变幻的历史,一座城的街头,那些与我们有交集的抑或素不相识的人与命运,

  • 记忆与遗忘

    记忆与遗忘我们应该记忆的事,最易遗忘。我们力求遗忘的事,反而记忆。昨天我有要事,非立时立刻打电话到家里去关照不可。突然之间,匆促之

  • 古代文学作品《韩凭妻》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韩凭妻》 小说篇名。或题《韩凭夫妇》。选自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小说写宋康王霸占韩凭的妻子何氏,韩凭夫妇先后殉情自杀,死后冢生梓木,精魂化作鸳鸯鸟,交颈悲鸣。刘世德《魏晋南北朝小说选注》说:“这篇小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