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夏昼偶作》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柳宗元南来柳州,在思想情绪上比较复杂,他时而激愤,时而哀伤,时而旷达。这些情绪像直经横纬一样,织成了柳宗元完整的内心尺幅。这首七言古绝摄取那瞬间的画面,抒发旷达的情怀,读来油然而生一种亲切之感。
柳州,在唐代,是比较偏僻荒凉的地方,柳宗元曾用“负弩啼寒狖,鸣枪惊夜狵”的诗句来形容柳州的荒僻。对于远谪南州,柳宗元之内心是极不平静的,但这首诗从情绪上看却显得有如井水无波。南州荒凉,又正是溽暑时节,这对于南迁的北人来说,是十分难熬的,诗人用“醉如酒”来形容那种在酷暑中恍恍惚惚、迷迷糊糊的精神状态,十分贴切传神。没有在南方酷暑中生活过的人,无法道出此情此景。酷热之中,靠着茶几昏昏沉沉地竟睡熟了。这一细节加深了“溽暑醉如酒”的表现,诗人把神态描摹得逼真极了,这也把溽暑的气氛渲染得十分浓郁。
已是正午时分,昏昏沉沉地一觉醒来,四周静悄悄的,没有别的声音,只有雇来的山区小童,隔着竹林在茶碾子上碾茶,不时用碾子敲打茶臼,发出单调的吒吒的声响。此刻,似乎一切活动都停止了,连鸟、连蝉都昏沉沉地不愿发出鸣叫;只有那敲打茶臼的响声,衬托着酷暑之下寂静郁闷的境界。
这种南州溽暑的郁闷,是令人烦躁的,可是柳宗元对这个酷暑的场面,没有流露出烦闷焦躁,反而带有一点幽默感,带点欣赏的态度捕捉这瞬间情景加以抒写,十分确切地抒发了柳宗元旷达的情绪,这是柳宗元复杂心境的一个方面。这种在逆境中保持旷达,是柳宗元人格美的组成部分,给人以韵味悠长的美的感受。
-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凉州词》(三首)是作者晚年的作品。 唐代的凉州辖地相当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州治在姑臧(今甘肃武威),属陇右道。凉州是屏障长安的
-
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
-
古文观止·胡天游·书侯振东 振东,肃宁人。家
-
【名句】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注释与译文]拚,不顾惜。将,语助词,无义。两句的意思是:就是豁出十万中华儿女的头颅和热血,也一定要把祖国从危亡的局势中挽救出来。作者是清代女革命家,她有感于日
-
孙光宪 门前春水白苹花,岸上无人小艇斜。 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竹枝词》本是巴渝(今四川重庆一带)民歌,自刘禹锡仿作后,盛行于世,以歌咏山川风俗及男女情爱为主。孙光宪《竹枝词》共二首,这
-
【名句】连理枝头侬与汝,千花百草从渠许。 连理枝上我同你,千花百草由他去。极言爱情专一。 清谭献 《蝶恋花》 词: “帐里迷离香似雾,不烬炉灰,酒醒闻余语。连理枝头侬与汝,千花百草从渠许。莲子青青心独
-
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热心,披开大胆; 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
-
冷官门户日萧条,亲旧音书半寂寥。惟有太原张县令,年年专遣送蒲桃。
-
《古代兵法散文·宋辽金元兵法·何博士备论》原文鉴赏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门的意象,内容包括古代诗词中门的意象,有关“门”的意象,古诗词中的意象含义。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