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尚在》全文和鉴赏
·张鷟·
昔有愚人入京选,皮袋被贼盗去。其人曰:“贼偷我袋,将终不得我物用。”或问其故,答曰:“钥匙尚在我衣带上,彼将何物开之?”
〔选自朝野佥载〕
●●这篇小说短小、精悍、富于情趣。读完之后,愚人形象宛然眼前,不由得发出略含嘲讽的微笑。寥寥四十余字,能有如此的艺术效果,不能不惊叹作者的圆熟的艺术技巧!
什么技巧?
对话写人,言为心声。人们的语言是从心里淌出来的泉水,其中蕴含着“言者”的思想、情感、气质、教养、习惯及特定情境里的特定心态等等。正如老舍说的,“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我怎样学习语言)。人物的语言历来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然而,一个人每天要说许多的话,但并非每句话都是性格的索引,因此,刻划人物的时候,要筛选出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言语。其次,还要将它作艺术的安排。因为,即使是浸透了性格汁液的话,如果安排不当,常常就不能发挥其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这篇小说所以把愚人的形象刻画得维妙维肖,呼之欲出,就在于作者不仅抓住了富于性格特征的人物语言,而且在安排上也颇具匠心。
怎么安排的呢?小说开头用叙述的手法交代了时间、人物、身份和事件:“昔有愚人入京选,皮袋被人盗去。”此人是去京城参加考选的,点明其人身份是官员。在封建时代,地方官每隔几年要到京城里的吏部去接受考评,然后再授新职。他装衣物、银钱和考选材料的皮袋丢了,不止影响他的生活,更会影响他的前程。按理说,他应该焦急万状。其人则曰:“贼偷我袋,将终不得我物用。”作者惜墨如金,没有描写人物的神情,但人物那种不急不恼、安然处之的神情宛在;作者没有再现当时的环境,但事情发生后,许多人聚集在愚人周围的场面宛然,似乎还能听见他们替愚人着急的叹息声和谋划的议论声。正因为有此场面,所以愚人才会说“将终不得我物用”的话。这句话在小说里很像杠杆的支撑点,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者仍然没有描绘愚人说话时的神态,但愚人那副胸有成竹、自鸣得意的神态都跃然纸上。愚人的这句话及神情都出人意外,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悬念:为什么贼偷了皮袋,会不得其中的“物用”呢?难道皮袋中设有机关?还是人物另有机谋?在读者希求索解的时候,作者才揭开谜底:“钥匙尚在我衣带上,彼将何物开之?”这位官员丢了皮袋还能镇定自若的原因竟是如此!至此,愚人的形象就刻画完成了。这个反问是点睛之笔,它透示出愚人认为自己聪明,反而指斥别人愚蠢。这不仅刻画了愚人愚到了极点的性格,而且,从他那责斥别人的语气中,流露出来的是一股腐朽的官老爷气。仅仅用两句话便将一个昏聩的官员形象刻画出来了,如果没精选出富于性格特征的语言,怎能至此?如果没将个性化的语言巧作安排,怎会至此?作者不揣摩人物的神态,而将神态暗置字里行间,这样,既突出了性格化的语言,又能收到含蓄蕴藉的效果,而且行文也显得干净利索了。
这篇小说不仅艺术水平高,思想内容也很强。主人公如此的愚蠢,昏聩,竟然还是官员。让这种人去治国,国能兴旺?让这种人去牧民,民将何堪?作者通过愚人形象的刻划,抨击了封建的吏治的腐败。小说令人发笑,笑后又令深思。因此,它不仅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对当前微型小说的创作,也颇有借鉴意义。
-
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名言: 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
-
出入站口的乘客,不停变幻色彩1我东摇西摆,耳巢里,居住着一千种说不分明的声音。月台上方,却没有一轮静止的月亮。你无法驱动一扇十二边
-
芳树芳树不自惜,与藤相萦系。岁久藤枝蔓,见藤不见树。【说明】这是咏世情,首句即责芳树的“不自惜”,诗人却在为它而可惜。朱彝尊
-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一匹小马。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学着做点事儿吧。”小马高兴地答应了。老马让小马驮上半口袋麦子去磨坊。 小马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 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小马为难了,
-
【名句】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语出唐代刘禹锡《酬元九侍御赠璧州鞭长句》诗。璧州鞭浑身是节,节节都怀有正直不屈的品格;璧州鞭遍体露青,处处都显示出不畏寒冻的意志。两句诗以璧州鞭作比,赞扬了元稹
-
王昌龄送人归江夏寒江绿水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作者简介王昌龄(698—756年),字少伯,京兆(今陕
-
园天方地局,二十四气子。刘生绝艺难对曹,客为歌其能,请从中央起。中央转斗破欲阑,零落势背谁能弹。此中举一得六七,旋风忽散霹雳疾。履机乘变安可当,置之死地翻取强。不见短兵反掌收已尽,唯有猛士守四方。四方
-
玉关寒气早,金塘秋色归。泛掌光逾净,添荷滴尚微。变霜凝晓液,承月委圆辉。别有吴台上,应湿楚臣衣。
-
《太公垂钓(渭水垂钓)》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熊;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
-
作者: 张迪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