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为兄超求代疏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为兄超求代疏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东汉初年,西域为匈奴控制。汉明帝派名将班超率三十六人赴西域,终于打通了“丝绸之路”,巩固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班超在西域共达三十一年,六十八岁时年老思乡,上疏请归。班昭也为兄写了这封求代的奏疏,请求他人替代班超镇守西域。汉章帝看后,终于诏班超归还。
原文
妾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爵列通侯,位于千石。天恩殊绝,诚非小臣所当被蒙。超之始出,志捐躯命,冀立微功,以自陈效。会陈睦之变,道路隔绝,超以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因其兵众,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赖蒙陛下神灵,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骨肉生离,不复相识。所与相随时人士众,皆已物故。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虽欲竭尽其力,以报塞天恩,迫于岁暮,犬马齿索。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奸宄之源,生逆乱之心。而卿大夫咸怀一切,莫肯远虑。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诚可痛也。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逾望,三年于今,未蒙省录。
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缘陛下以至孝理治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侯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丐超余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永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卒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惠。诗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超有书与妾生诀,恐不复相见。妾诚伤超以壮年竭忠孝于沙漠,疲老则便捐死于旷野,诚可哀怜。如不蒙救护,超后有一旦之变,冀幸超家得蒙赵母、卫姬先请之贷。妾愚戆不知大义,触犯忌讳。
译文
我的同母兄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侥幸以微薄之功特别受到重赏,爵位列侯,官位二千石。皇帝的恩赐非常浩荡,确实不是小臣所能蒙受的。班超开始出使西域时,誓将牺牲一切,希望建立微薄之功,以效愚忠。刚好遇到陈睦被攻没之事,道路隔绝,班超一身转徙于西域,晓谕诸国,因西域国家的人多,每有攻战之事,他总是冲在前面,身受刀枪之伤也不后退,根本不怕死亡。靠皇帝神灵,使班超能够在沙漠地带延长生命,至今已经三十年。骨肉兄妹活着时分离,已经互相不认识了。和班超一起去西域的人都已经死亡。班超年龄最大,现已快七十岁了。衰老有病,头发花白,两手不听使唤,耳不灵,眼不明,扶着拐杖才能行走。即使想竭尽全力报答皇帝恩情,可迫于年老,牙齿落掉,而且蛮夷的习性是抗命叛逆、欺侮老人,班超已是早晚要入土之人,很久不见朝廷派人替代他。我担心这样下去,给那些坏人开了一个路子,产生叛乱的思想。朝廷大夫们都考虑各种事情,但没有人从远处着想。如果有突然不测之事,班超力不从心,这样,对上来说,就会损失国家多年来的功劳,对下来说,也会丢掉臣竭力为国的作用,确实是痛心的事啊。所以,班超在万里之外上疏请归。自陈缘由,伸长脖子遥望归国,至今三年,未被朝廷理解和采纳。
我听说古代十五从军,六十岁归家,即使在军中,也有年老休息不任职之事。因为皇帝以孝治天下,所以得到万国的欢心,不遗漏小国的臣子,何况班超充数于侯伯之位呢,因此,我敢冒死为班超请求,希望给他以余年。如果活着回来,复睹天颜,骨肉重逢,并以重臣代替镇守西域,那么,国家就没有劳远忧边之虑,西域可避免突发事件,而班超也蒙受皇帝的重恩。诗经上说:“民众劳苦实不堪,要求稍稍得安闲。爱护这些京师人,四方诸侯得抚安。”班超曾写信给我,与我活着的时候永别,担心不能再见面。我确实为班超伤心,他壮年时出使西域,在沙漠地带尽自己对国家的忠孝,到了年老时还要死在野外异域,确实值得哀怜。如果得不到皇帝批准,不救护班超,以后发生意外之变,希望班超的家族得到像赵母、卫姬那样的请罪,宽恕他们。我愚昧不知大义,触犯皇帝忌讳(谨请恕罪)。
赏读
此乃小妹为兄长求情之疏。先叙班超受恩之隆,次叙班超立功之实,再叙年老多病,留边无益,再叙西域之地非年老多病之人所可留,层层推进,直到朝廷无人远虑、无人替代班超归还。处处从国家边境安危着想,暗隐为兄求情,词意极为委婉。从“故超万里归诚”一转,转到上疏缘由。因朝廷无人理会,故班超自己上疏请归,但仍不被理解和采纳,只好由我为兄求情了,此为一层。“古者十五受兵”几句又借古证今,为二层。“缘陛下”几句又从皇帝着笔,为三层。水到渠成,逼出“故敢触死为兄求哀”一句。然后论及替他之好处:国家平安,个人受恩。意犹未足,又引诗作证,引兄与我书信为例,愈见哀怜之迫切。最后又从反面入手,如不蒙见察,班超但有意外之变,乞请宽恕其家族。全文语气恳切,措辞委婉,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才女之笔诚属感人。

猜你喜欢
  • 苏轼《大秦寺》全诗鉴赏

    晃荡平川尽,坡陀翠麓横。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信足幽寻远,临风却立惊。原田浩如海,衮衮尽东倾。仙游潭五首。(潭上有寺三。二在潭北,循黑水而上为东路,至南寺。渡黑水西里余,従马北上为西路,至北寺。东路

  • 名画《庐山高图》赏析

    庐山高图 明·沈周作 纸本淡设色 纵一九三.八厘米 横九八.一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沈周四十一岁时,画此图祝贺老师陈宽七十寿辰。画面自篆书“庐山高”,并题古体长歌一首,末识“成化丁亥端阳日,门生长洲

  • 刘禹锡《伤韦宾客》全诗赏析

    韦公八十馀,位至六尚书。五福唯无富,一生谁得如。桂枝攀最久,兰省出仍初。海内时流尽,何人动素车。

  • 致夜莺 [英国]弥尔顿

    夜莺啊,森林里万籁俱寂,你夜间 在那百花盛开的枝头鸣奏; 叫情侣的心田充满新的盼头, 趁欢乐的时神把调顺的五月来招延: 你珠圆玉润催眠白天的丹凤眼, 在杜鹃张开笨拙的嘴巴前先鸣奏, 就预示情场得意;愿

  • 老舍《观画记》作品赏析|导读

    观画记看我们看不懂的事物,是很有趣的;看完而大发议论,更有趣。幽默就在这里。怎么说呢?去看我们不懂得的东西,心里自知是外行,可偏偏

  • 初中语文苏教版古诗词名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语文苏教版古诗词名句,内容包括初中苏教版语文所有古诗名句整理,苏教版初中语文所有诗词,苏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大全。1.欲穷千里目, 。(王之涣《登鹳雀楼》) 2.千里之行, 。(《老子》六十四章) 3.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 4.

  • 《委曲弥缝》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委曲弥缝【原典】王沂公曾再莅大名代陈尧咨①。既视事②,府署毁圮③者,既旧而葺④之,无所改作;什器之损失者,完补之如数;政有不便,委

  • 忍学《二十六射牛无怪》译文与赏析

    二十六射牛无怪二十六射牛无怪 隋吏部尚书牛弘,弟弼好酒而酗,尝醉射弘驾车牛。弘还宅,其妻迎曰:“叔射杀牛。”弘闻无所怪,直答

  • 阅读整理学

    【3951】阅读整理学(〔日〕外山滋比古著,吕美女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0 5万字,2014年9月第1版,25元)△共4章。外山滋比古认为,阅读

  • 《在武昌作赏析》

    首联“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洞庭”“潇湘"点明客居地域, “叶未下"这个意象,则用来印证“秋欲生”的时令,是袅袅秋风将降的物候特征。此处化用《楚辞·湘夫人》:“塌搦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意,说洞庭湖边木叶虽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