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昌作赏析》
首联“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洞庭”“潇湘"点明客居地域, “叶未下"这个意象,则用来印证“秋欲生”的时令,是袅袅秋风将降的物候特征。此处化用楚辞·湘夫人:“塌搦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意,说洞庭湖边木叶虽然尚未凋零飘落,而秋意似乎已先来到了诗人的心上,已感觉到凉秋的逼进了。营造了一种秋未至而情欲悲的氛围。
颔联“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是紧承首联“秋欲生”而来,季节变化的信号自然是风雨。在风雨催秋声中,诗人无奈,只好一个人在武昌城书斋中闷头睡大觉了。这两句以高韵胜,有蝉蜕轩举之风。
颈联“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又承颔联“独卧”而来,转入直接抒情,第五句入思乡,第六句以江汉抱合,紧承前半首。高斋独卧,冷雨敲窗,作者借此烘托出客居他乡的冷落凄清,顺理成章地将思乡之情在这里抒发出来,显得更加真挚感人。
尾联写到天外传来雁声,诗人发问。这末二句,表面上是问雁,实际上是以雁衬人,相辅而相成,借雁来抒发自己远离桑梓、流寓江湘的感情。
全诗感情脉膊的发展极其自然,“秋欲生”,自然表现为“今夜雨”,因雨而“独卧”,由“独卧”而思家。联联相承,句句牵引,丝丝入扣。全诗八句,一气呵成,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
万古仇池穴,归心负雪堂。殷勤竹里梦,犹自数山王。
-
【5490】茶之基本(周重林著,长沙:岳麓书社,10万字,2021年2月第1版,68元)△十部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
-
这首小令,描绘春景,抒写春愁。暮春季节,风卷斜阳,落红满院,翠钿轻寒,独倚秋千。结句“蹙破远山愁碧”,蕴含无限情韵。通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风格和婉,意境优美。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717—769),祖籍南阳(今河南南阳),后迁居荆州江陵(
-
【名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注释与译文]悲风,劲疾的风。这两句是说:高大的树木不断受到狂风的吹袭,海里的波浪被吹得不住地翻滚。诗句通过写景来比喻险恶的环境。 参考文献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
-
【3071】最后的乌托邦:历史中的人权(〔美〕莫恩著,汪少卿、陶力行译,商务印书馆出版,印张22,2016年6月第1版,52元)△提出人权是在19
-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洗砚修良
-
传说乾隆二十六年(1761), 头名状元王杰来到金殿。当时乾隆皇帝在金殿上, 要大臣拟写一副对联, 要求上下联各三个字, 横批五个字, 内容要颂扬皇帝的圣德和锦绣河山。群臣听了, 一时都面有难色, 这
-
《新约·马太福音》第14—16章 使徒们聚集到耶稣那里,将一切所做的事,所传的道,全都一一告诉他。耶稣说: “你们来同我暗暗地到旷野里歇一歇吧!” 这是因为人多,他们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 他们坐上船,
-
此词南宋·秦湛仅存的一首词,词题“春情”,全篇写春日对所恋之人的拳拳思慕之情。 上片起首二句,以工整的一联点季节、写环境。“春透水波明”,以水写春,是说春水已透,水波澄澈如镜。透者,足也。“寒峭花枝瘦”,是说春寒犹在,所见之花有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