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唐诗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北归洛阳,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白居易在宴席上写了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长期被贬的境遇表示同情,刘禹锡便写了这首诗来酬答他。
巴山楚水,泛指今四川、湖广一带。刘禹锡在今湖南、安徽、四川等省做过地方官。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九月被贬,至敬宗宝历二年(826)被召回京,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闻笛赋,指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据晋书·向秀传载,与向秀友善的嵇康,因对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不满而被杀。后来向秀经过嵇康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胜感慨,便作了这篇思旧赋,表示对嵇康的怀念。诗人用这个典故寄托他对亡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怀念。翻似,倒好像。烂柯人,据述异记载,晋代王质入山砍柴,见两个儿童下棋,便停下来观看,一局棋完,见斧柄已烂,王质回到家里,已过了100年,同时人都已死去。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说明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家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诗的首联抒发了自己长年被贬的愤懑,颔联则表达出对志同道合亡友的怀念和人世沧桑之感,颈联以“沉舟”、“病树”自喻,进一步述说自己仕途的失意,尾联表明了要坚持理想和寄希望于未来的信念。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二句,客观上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常被引用来比喻腐朽势力的必然衰败和新生力量的不可战胜,被传颂为千古名句。
-
翻找书架上的藏书,偶然发现一本精装的《饥饿海峡》,扉页上还有著者几近书法一般的中文签名,这是日本作家水上勉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中
-
作者: 〔美国〕德莱塞 【原文】: 它是沉默的,我的
-
积雨时物变,夏绿满园新。残花已落实,高笋半成筠。守此幽栖地,自是忘机人。
-
处己接物而常怀慢心、伪心、妬心、疑心者,皆自取轻辱于人,盛德君子所不为也。|什么意
《处己接物而常怀慢心、伪心、妬心、疑心者,皆自取轻辱于人,盛德君子所不为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群鸦聒噪, 嗖嗖地飞向城里栖宿, 快下雪了。—— 有故乡者,拥有幸福! 你站着发愣, 回首往事,恍若隔世! 你何等愚蠢, 为避严冬,竟逃向人世? 世界是门, 通往大漠——又冷又哑! 不论谁人 失你之所
-
葛生 作者: 刘培芝 【本书体例】
-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作品赏析【注释】:1、慢绿妖红:指红红绿绿绝丽的花草2、等闲:寻常,随便。走:疾趋曰走。此处是说被风吹跑。
-
杨慎引俗谚释密云不雨 作者: 郭蕴斌 【本书体例】
-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作品赏析【注释】:会昌二年(842),杜牧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作于睦
-
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