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小池》原文、注释和鉴赏
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诗作于孝宗淳熙三年(1176),作者闲居在家,时年五十岁。
(2)泉眼:泉水冒出的泉孔。
(3)晴柔:晴天柔丽的风光。
(4)尖尖角:刚刚露出水面,嫩小荷叶卷得紧紧的尖尖棱角。
(5)“早有”句:荷叶叶尖小角,刚露出水面,便有蜻蜓立在上边。
【赏析心得】
作者闲居在家,心情放松,领会自然,回味人生,正在开创独立诗风的“诚斋体”,这首诗便为其间杰作之一。
小小池塘,容量有限,景观不多,却充满生机,饱含哲理,充分表现了“小”的世界、“细”的活力、“柔”的温情、“尖”的魅力、“立”的哲理。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泉眼无声,细水长流,活力无穷;树阴照水,晴中带柔,爱心一片。短短两句,赋与了泉眼和树阴丰富的感情,它们献出与呵护的是生命之源——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正因为小池的活水,给予了莲荷生命活力,小荷才茁壮生长、脱颖而出,很快露出水面。款款而飞的蜻蜓,一看到水面露出尖尖角,不等别人注意,它们就立在上面了。小池一诗,由此伸展,引出人才培养与发现的大哲理。唯有活水源泉、温柔关心才能出人才,唯有敏锐眼力才能发现和发挥人才,只有这样,小池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请看作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池培养、发现和发挥人才的哲理,充分领悟,以小见大。推而广之,我们的事业和国家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
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无计延春日,何能驻少年。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繁艳归何处?满山啼杜鹃。
-
申徒嘉 ① ,兀者也 ② ,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 ③ 。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 ④ ,子先出则我止。”其明日,又与合堂同席而坐 ⑤ 。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今我将出
-
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美满生活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美好生活的古诗词,描写“幸福生活”的古诗,求描写美满婚姻生活的古诗词,谢谢~。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王维《山居
-
琦君《髻》原文 台湾女散文家琦君被称为以真善美的视角写童年故家的圣手,题材在许多方面与五四时期的冰心相似,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但是琦君却写出了新水平,她在一个新的散文水准线上营造了一个只属于她的艺
-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正如李商隐其他标名为“无题”的诗篇一样,“紫府”一首的诗意,也令历来注释者颇费猜疑。古人有认为是上元日晚在令狐綯府侯其归来而有此作,
-
名言: 今土之所值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 注释: 士: 旧指读书人。 句意: 当今读书人应当学习的是对国家有用的东西。 出处: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书》
-
忠厚诚信之质,知其大者,而患才不足以充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忠厚诚信之质,知其大者,而患才不足以充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乞食》一诗,是陶渊明躬耕生涯之一侧面写照,至为真实,亦至为感人。这首诗不仅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陶渊明晚年贫困生活的一个侧面,而且也真实地反映出陶渊明朴拙真率的个性。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渊明归耕之后,备尝农民之艰辛,尤其是饥饿
-
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 作品赏析细雨春风花落时。(一作春风细雨落花时)直就:一作且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