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歌》
牧童歌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印度12世纪梵语诗人胜天(生卒年不详)的抒情长诗。共12章,264节。第一章快乐的黑天,以前四节为开场白,点明全诗主题乃是歌唱黑天(音译为克里希那)和牧女罗陀的爱情;接着歌颂大神毗湿奴10次下凡,黑天是其化身之一;然后进入正题,讲黑天与牧女们在春光明媚的树林里调情取乐。第二章无忧的黑天,罗陀因忌妒离开黑天,向女友诉说自己的哀怨,回忆与黑天幽会的快乐。第三章迷乱的黑天,黑天离开众牧女寻找罗陀,后悔不该冷落罗陀。第四章欣慰的黑天,罗陀的女友向黑天诉说罗陀的相思。第五章渴望的黑天,女友向罗陀转达黑天的相思,并约她幽会。第六章懒散的黑天,女友告诉黑天,罗陀因相思害病不能赴约,盼黑天前去相会。第七章狡猾的黑天,女友没把黑天带来,罗陀想他一定在和其他牧女一起寻欢作乐。第八章惊诧的黑天,次日,黑天来见罗陀,被罗陀斥回。第九章颓丧的黑天,黑天走后,女友劝罗陀不要过于矜持。第十章机灵的黑天,黑天在晚上来见罗陀,盛赞罗陀之美。第十一章欢悦的黑天,黑天安抚罗陀后,到凉亭的花床上躺下等待罗陀;女友催促罗陀前去与黑天欢合。第十二章狂喜的黑天,黑天与罗陀共享床第之乐。
黑天故事来源于史诗摩诃婆罗多和薄伽梵往世书,但罗陀这一形象却是胜天的独创。黑天虽说是天神下凡,但诗中仍把他描写为具有七情六欲的风流少年。罗陀则完全是世俗的女子。这首长诗带有明显的民间情歌的特色,其中男女对唱部分尤其如此。诗中表现的爱情完全是赤裸裸的性爱,对女人身体各部位的描写也难以为中国读者所接受。但印度文学有这样的传统,印度民众也不以此为过。几百年来,印度教毗湿奴派信徒将它奉为圣歌,以为要象罗陀迷恋黑天那样迷恋神明,将心和身全部奉献给神是最大的虔诚。本诗情节简单但安排错落有致,有起有伏,绚丽多彩。
-
重上七墩岭 秋正往深了去,于是我的心情便像飘动的落叶那般一阵阵的孤寂。或许是思念故乡了,可故土上已没有了土屋,没有了柴门,只有老远
-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文评文论”类的诗句。 李商隐一生才华横溢,壮志凌云,然而始终不受重用,真可谓虚
-
后汉,陆绩,年六岁,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绩怀橘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做宾客而怀橘乎?” 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有诗为颂。 ① 诗曰: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
-
罗大经《能言鹦鹉》 上蔡先生云 1 :“透得名利关 2 ,方是小歇处 3 。今之士大夫何足道,真能言之鹦鹅也 4 。”朱文公曰 5 :“今时秀才,教他说廉,直是会说廉 6 ,教他说义,直是会说义;及到
-
《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
师道类名言赏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
-
《我的记忆》 戴望舒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 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 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
-
石上生孤藤,弱蔓依石长。不逢高枝引,未得凌空上。何处堪托身,为君长万丈。第一百九十九卷
-
零陵香草满郊坰,丹穴雏飞入翠屏。孝若归来成画赞,孟阳别后有山铭。兰陔旧地花才结,桂树新枝色更青。为报儒林丈人道,如今从此鬓星星。
-
国学名句“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出处和解释
【名句】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 语出《诗·魏风·伐檀》。你不种不收,凭什么收取谷物千万担?你不上山打猎,为什么院子里挂满了猎物?两句诗对残酷掠夺的统治者发出强烈责问。不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