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全诗】 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赏析】 燕歌行,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多写征夫远戍之苦与思妇怨旷之情。 乐府诗集卷三十二录有魏晋至隋唐历代诗人所写的燕歌行十余篇,其中高适这篇,堪称为出类拔萃之作。诗前原有小序: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这段序文,各本不同,此从全唐诗。)序中所言之“御史大夫张公”,即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张守珪。他在镇守北方边境期间,屡纵部下轻启边衅,受挫后又隐其败迹而妄奏战功,颇受玄宗赏识。诗人有感于此,写下这首燕歌行以抒胸臆。 全诗二十八句,前八句写出师。由于诗人采用的是借古题以言时事的写法,所以起句便云: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诗中的“汉家”、 “汉将”不过是以汉代唐,所指实为唐王朝、唐将。这两句写东北边境烽烟滚滚,征尘阵阵,军情十分紧急。 “汉将”辞别了家人,准备奔赴疆场去消灭“残贼”。从全诗看,对手实为劲敌而非残贼。因此在这两句貌似客观的叙写之中,已暗寓了作者的讥刺之意。下面写出征前将军的豪言壮语、皇帝的赏识鼓励以及行军途中锣鼓喧天、旌旗招展等场面,都是明褒暗贬,意在讥刺边将的恃勇轻敌,并为下文写其惨败预作铺垫。某些赏析文章认为这段诗是表现“上下一致,士气高涨,辞家应征,奔赴战场”,其见解不免皮相。清人唐汝询说: “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 (唐诗解卷十六)这一评点,可谓独具慧眼,深得作者本意。 自“山川萧条极边土”至“力尽关山未解围”八句,写战败。君昏将骄,恃勇轻敌,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惨败。在那北国广漠无垠的大地上,胡兵凭借有利地形展开了攻势。他们身骑快马,手舞战刀,势如疾风骤雨,摧枯拉朽般地杀了过来。战士们面对强敌,殊死抵抗,死伤过半。而将军此时却在军营中寻欢作乐,欣赏着美人的歌舞。由于身受皇上恩宠的主将轻敌,终于导致大军战败被围,局势越来越险恶。与前八句明褒暗贬的写法不同,这里运用的主要是对比写法。尤其是将军与士兵苦乐殊异的对比,对揭露封建社会“一将成名万骨枯”的无情现实,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与震撼力。 自“铁衣远戍辛勤久”至“寒声一夜传刀斗”八句写被围。重围难解,战事旷持日久,士兵们不免思念起家人。尽管家中的妻子泪眼望穿,肝肠欲断,可战士们还是欲归不得,只得徒劳地遥望着家乡的方向。诗人在这里采用了类似电影中分镜头的处理方法,一句写征夫,一句写思妇;然后又一句写思妇,一句写征夫,在同一时间内跨越空间,分别表现了疆场上征夫远戍、被围难归之苦以及家乡的思妇怨旷难诉、涕泣断肠之痛。这些内容,本是燕歌行古题的传统题材,但由于诗人在表现这些传统题材时运用了与前人不同的处理方法,因而就显得匠心独运,不落窠臼。 最后四句揭示全诗主旨。战士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哪里是为了立功受勋?他们所盼望的,不过是战争早日平息,百姓安居乐业而已。战士们为这一纯朴的愿望而战,将军却不体恤他们的苦衷,只顾自己升迁,哪管士兵死活。象李广那样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将领实为罕见,每当回忆起他来就不禁热泪涔涔。在这短短的四句诗中,作者歌颂了广大士兵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谴责了骄横轻敌、不顾战士死活的边将。诗中充满了慷慨淋漓、悲壮苍凉之气,全诗也随之而结束,意境十分雄浑,恰如杜甫在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诗中所指出的那样: “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 【译文】 汉家的东北边疆燃起了战争狼烟,汉家的将士讨伐凶残的敌人辞别家园。男子汉本应该在战场上横冲直闯,何况皇上对出征将军破格恩宠赏面。鸣锣击鼓大军浩荡山海关,旌旗连锦不断飘扬在碣石山间。校尉穿越瀚海送来了紧急军书,单于正在狼山围猎,火光烛天。边境线上,山川萧条,荒凉黯淡,敌人的骑兵挟风趁雨猖狂进犯。战士们在阵前浴血奋战伤亡过半,将军帐中大摆酒筵美女仍歌舞翩跹。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 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来越稀。边将身受皇帝思泽竞麻痹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身穿铁甲在边地长期辛勤戍守。家中亲人日夕思念眼泪长流。少女独守故乡悲苦地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边地遥远形势动荡怎么能够度量! 那里愁云笼罩触目是一片荒凉。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眼见刀光闪闪血溅锋刃死伤纷纷,以死报国从来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 你不见沙场争战何等艰苦惨痛呵,至今人们都怀念那与士卒同甘共苦的——李广飞将军。
猜你喜欢
  • 小说《三代》原文和鉴赏

    徐开垒 干了六整年抄写工作的中学校抄写员张甫珊先生,惯常被低年级学生作为开玩笑的对象。那些孩子们,常常躺在椰子树背后,等着他慢慢地从远处走过来,他们总是出其不意的尖喊一声“张老骡”,给他吓一个大跳,然

  • 王维《杂诗》全诗赏析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作品赏析注释:1.杂诗: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2.来日:来的那一天。3.绮窗:雕刻花纹的窗子。绮,有花纹的丝织品。4.

  • 楚辞《怀沙》原文,注释与鉴赏

    怀沙《怀沙》,是《九章》中的一篇。本篇写于屈原投江之前不久,表现了诗人仗节死义、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王逸《楚辞章句》考辨说:

  • 小练笔5古诗词三首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练笔5古诗词三首,内容包括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小练笔,五年级语文下册5.古诗词三首小练笔怎么写,五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的课后小练笔。牧童(古诗改写) 瞧!一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草,仿佛铺在地上似的!风轻轻一吹“沙沙沙”的响声传的到处都是。 听!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声声欢

  • 宋词典故“挽须”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挽须 【出典】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三○《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州户掾,遇吏民如家人,人安乐之。既谢事,居眉之青神瑞草桥,放怀自得。有书来求红带,既以遗之,且作诗为戏,请黄鲁

  • 白居易《琵琶》全诗赏析

    弦清拨剌语铮铮,背却残灯就月明。赖是心无惆怅事,不然争奈子弦声。

  • 苏轼《石芝诗(并引)》全诗鉴赏

    予昔梦食石芝,作诗记之,今乃真得石芝于海上,子由和前诗见寄。予顷在京师,有凿井得如小儿手以献者,臂指皆具,肤理若生。予闻之隐者曰,此肉芝也,与子由烹而食之。追记其事,复次前韵。土中一掌婴儿新,爪指良是

  • 恩格斯传

    【3585】恩格斯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臧峰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 5万字,2017年3月第1版,29元)△本书是关于恩格斯生平与思

  • 范仲淹《苏州十咏其十·南园》全诗鉴赏

    西施台下见名园,百草千花特地繁。欲问吴王当日事,后来桃李若为言。

  •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

    【注释】 选自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 境界:原为佛学术语,文论家借以论文学。单言之称境,重言之称境界。境界有多种含义:可以指作品的精神界域,也可以指作品景物描绘的具体界域,可以指作品表现的诗人修养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