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北风行》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这几句看似写境状物,实乃紧扣箭袋借境抒情,侧重写思妇的追昔;末尾六句则紧扣“箭在人死”直接抒情,侧重写思妇的抚今。既然“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那么留着它,只能徒增悲恸哀伤。“不忍”,状其往事不堪回首,悲痛欲绝;“焚之”,一则因“不忍看”,焚之以减轻痛苦;二则通过焚化,把箭重新祭献于九泉之下的亡灵,这是痛定思痛的举动。然而焚烧遗物并不能割断女主人公的相思悲恨,因为即使滔滔东去的黄河之水,其流量毕竟有限,故尔尚可运土筑坝堵截,然而思妇的一腔悲痛化成的愁苦怨恨,恰如那漫天飞卷的狂风暴雪,深广无边,绵邈无尽,没有任何人为的办法,可以裁断它的倾天而降之势,可以使它的呼啸怒号消歇。“黄河捧土”典出 后汉书·朱浮传: “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原意是说捧土难以堵塞黄河上的孟津渡口,而此处诗人反其意而用之,却说黄河也可堵,以反衬悲恨难消,将女主人公的悲恨之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戛然而止,从而产生了摧人肺腑,余意无穷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北风雨雪”与“恨难裁”相连,不仅遥应篇首和题面,而且也把全诗写景与抒情两大部分在此总的绾结,造成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最佳意境。 李白善于借乐府旧题创新。六朝鲍照的 北风行 只是“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而李白却注入了控诉战争,哀感民瘼的新内容,不仅表现手法出神入化,翻新出奇,而且在主题开掘上也匠心独运,涵盖深广。诚可谓“出鬼入神,惝恍莫测。”(诗薮)其次是奇特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欲写幽州之昏暗苦寒,则以烛龙寒门光耀反衬,把人先带到神话世界;欲夸燕山雪花之大,则以“如席”飞卷为喻,但又“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以致鲁迅先生在 漫谈漫画 中都举此例赞赏;欲状思妇悲恨难消,则活用典故说“黄河捧土尚可塞”来反衬,使悲愤之情顿然“水涨船高”地更加深广。这些,又可窥见太白浪漫主义手法之一斑。全诗虽自然得如脱口而出,但其中情景之巧妙交融、抒情之曲直交错,细节之生动传神,皆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
龚璛 小舟寻夜泊,明月散风澜。 故人相别处,双鹭立前滩。 这是一首表现旅途情怀的小诗。首句“小舟寻夜泊”,展现出渺渺江流之中沉沉夜幕下一叶停泊的小舟。“寻”是副词,“即将”之意,用了这个字,就显出一种
-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嘻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题邸间壁郑会酴醾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郑会,生卒年不详,字文谦,一字有极,号亦山,贵溪(今
-
〔原文〕 习习谷风, 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 (韩鲁黾勉作密 不宜有怒。 勿。) 采葑采菲, 无以下体? (韩体作礼。) 德音莫违, 及尔同死。 (风、心,侵部。雨、怒,鱼部。体、死,脂部。) 行道迟
-
曾来德的书法与“元书写”立场画家贾励在谈到曾来德的书法作品时说过一句简单的话——他的字透气。我们不妨从象征性的文化处境去理解这一“
-
寄韩谏议 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①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
-
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旌竿。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日落辕门
-
闵予小子之什闵予小子之什 闵予小子之什,包括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载芟、良耜、丝衣、酌、桓、赉、般11篇。该组诗主要为西周早
-
《杜鹃花·杜鹃花词》咏杜鹃花诗鉴赏 施肩吾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