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岳飞·满江红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岳飞·满江红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是一首情辞慷慨,气壮山河的爱国名篇,明代中叶,麦秀首刻于杭州栖霞岭下岳王庙中的石碑上。词自传世以来,便风扬海内,脍炙人口,与一代名将的英雄勋业一样炳彪日月,传诵千古。全篇洋溢着激越的爱国主义情怀,充满了抗金雪耻的排山倒海气势,忠义愤发,足振懦顽,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每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它就成为激励士气、报国献躯的英雄乐章,起过极为深远的社会历史影响。清代陈廷焯曾钦佩地推许说:“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白雨斋词话)

据有关资料考索,这首词约写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左右。靖康乱作,中原版荡,岳飞“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二十岁)从军”(五岳祠盟记),先后历经数百余战,戎马疆场,以身许国,为抗击金兵,保卫南宋半壁河山立下了累累功绩,受到南宋朝廷的倚重。绍兴三年,岳飞升擢为方面军的大帅(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宋高宗亲自“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宋史·岳飞传)当时岳飞三十来岁。少年得志,身受殊恩,然而中原犹沦敌手,二帝蒙尘北庭,这对于岳飞这位志图“立奇功,殄丑虏,复三关,迎二圣,使宋朝再振,中国安强”(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的年青大帅来说,更觉得责任重大,期望殷切,热血沸腾,壮怀激烈。本篇就是抒发民族英雄岳飞渴望立奇功,雪国耻,矢志抗金。收复失土的壮烈情怀,跳响着时代最强音。耿耿丹心,凛凛气概,势欲凌云,声足裂石。

词上片着重写登高生恨,渴念及时立功报国。起句托空起势,突如其来:词人满腔热血沸涌冲面,愤怒至极,头发骤然竖立,把帽子都几乎冲掉。“怒发冲冠”,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词以夸张语势,一起即勾勒了一员忿怒将军的肖貌,入木三分地传达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剧烈动荡,感情激越强烈,如火山喷薄而出,全篇基调由此一举奠定。二三句笔势一折,转写场所、景致:“凭栏处,潇潇雨歇。”词人情怀乍吐又止,移情入景,镜头化作静场的雨景:独自凭倚的高楼栏杆外,漫天的潇潇风雨,渐渐停歇。画面在人景交迭变化中,构成一种感情的起伏跌宕。无语观景之际,可以体会到词人心潮如大江潜流,暗沉入底,积聚蓄浓。这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热血男儿,山河破碎、家乡沦落,国仇家恨常令他怒不能遏;登高凭栏,默观风雨,眼前似幻现风雨交加的国势。触景生恨,心情凝重。雨歇天清,抬眼远望,逶迤北去的无数青山后面,那就是大好的中原故土,如今正在金人铁蹄践踏下挣扎呻吟。望远伤神,他不由得仰天长啸。壮烈的胸怀再也压捺不住。感情至此,如大江开闸,一泻而下。紧跟进的二句,以工整的对仗,回顾半生戎马生涯,自抒抱负:“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自中原狼烟烽起、投身军旅以来,十数年间转战于晋豫苏浙赣湘等广大战区,冒矢石,冲风霜,抗金兵,平游寇,卫太原、救东京,克复建康、平定江淮,立下了赫赫战功,朝野“盛称岳飞可用”,三十足岁已独揽方面军指挥大权,成为南宋政权中刮目相看的风云人物。然而词人视这些已取得的功名成就,犹如“尘与土”,认为比起“还我山河”的统一大业来说,简直微不足道,无庸挂齿,正所谓“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题青泥市壁诗)。抱负之远大,心胸之高洁,展示了民族英雄的崇高思想境界。他时刻挂怀的只是八千里失地仍未收复,渴望“何日请缨提劲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率师比伐,挥戈中原,日夜驱驰于“云和月”之下,实现“深入虏庭,缚贼主,蹀血马前,尽屠夷种,迎二圣复还京师,取故地再上版籍”(宜兴张诸镇张氏壁题记)的宏愿。“三十”二句,沉稳凝练,警策有力。歇拍三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以积极昂扬的自勉自励收束上片:要珍重年华,因时乘势,力图恢复,而莫要自沾自喜,踌躇满志,以致“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到老空叹壮志未酬,愧对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原父老乡亲。歇拍融个人功名于国家大业之中,闪耀着瑰丽的爱国主义思想火花。

下片直抒胸臆,明言报仇雪耻、光复山河的凌云壮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人攻陷汴京,次年春,掳徽、钦二帝及后妃、王子、百官北去,北宋就此亡国。这一政治惨变,在宋代忠臣义士心目中,是奇耻大辱,难泯憾恨。“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过变四个三字句,以短小的音节,入声的韵脚,叠成一连串急促的节奏,倾泻出孤愤忠臣心中长久积郁的痛苦和仇恨。句式陈述与反诘相结合,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表达了与金人不共戴天的壮烈情怀。全篇中心思想明白揭示。靖康奇耻,定要洗雪,词人决心“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贺兰山,一名阿拉善山,在宁夏阿拉善旗东界,此处代指金人边界的重重关山要塞。任凭敌人关塞险峻,壁垒森严,自己将统率全军将士,无畏艰险,长驱猛进,摧毁一切,“直抵黄龙府(敌人的老巢)”。(岳飞语)。接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进一步申足自己的壮志目标。这里,“壮志”与“笑谈”为互文;而“胡虏”与“匈奴”全是蔑称,泛称入侵的金兵。汉书·王莽传载:校尉韩威请缨出击匈奴,壮语曰:臣愿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赍斗粮,饥食虏肉,渴饮其血,可以横行。”本篇巧拈汉书语入句,妥当贴切。(此处出典承唐圭璋先生指示。)用夸张虚拟的手法,发激烈情切之言辞,形象地表白了岳飞对残害中原人民、犯下血腥罪行的金朝统治集团的切齿痛恨。最后,词人满怀信心地预期未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天阙”即宫门,词喻朝廷。等到胜利的日子,山河光复,乾坤重整,再班师回朝,献捷朝廷!虚笔想象之情形,栩栩如在目睫;光明未来之结穴,引人遐思神往。首末三句神采飞扬,语气欢快,寓寄着抗金必胜、“还我山河”的英雄心声,与上片“怒发冲冠”的情怀遥相关合,多侧面地剖示了卓越的民族英雄岳飞匡复社稷、安定天下的赤胆忠心,诚如唐圭璋先生所评述:“亦见孤忠耿耿,大义凛然。”(唐宋词简释)

猜你喜欢
  • 苏轼《书柳子厚《牛赋》后》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岭外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风不顺,渴饥相倚以死者无数。牛登舟,皆哀鸣出涕。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 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死者不复云,幸而不死

  • 南朝无名氏《读曲歌(其四)》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南朝无名氏 一夕就郎宿,通夜语不息。 黄蘖万里路,道苦真无极。 南朝的乐府小诗大多以爱情为题材,但表现爱情的角度各不相同,有爱的欢乐,也有爱的痛苦,这首乐府诗就反映了一对青年男女在追求爱情过程中所经受

  • 《萱》原文|翻译|赏析

    清·李渔萱花一无可取,植此同于种菜,为口腹计则可耳。至云对此可以忘忧,佩此可以宜

  • 山水名胜诗之《青玉案》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①,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②?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③,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④。 【题解】 横塘在

  • 苏轼《山坡陀行》全诗鉴赏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 古代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注释与译文

    【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注释与译文]落木,落叶。萧萧,落叶声。两句的意思是: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零,奔流不息的长江水滚滚而来。诗句集中表现了秋天空旷、萧杀的典型景象,也在写景中传达出

  • 薛逢《元日田家》阅读答案及赏析

    元日田家①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本诗作

  •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注释、译文和感悟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① 。文质彬彬 ② ,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十八) 注释 ①质、文:质地、文彩,指文章的内容、形式或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外在形象。野、史:原意为乡下人、掌管文

  • 白居易《捕蝗-刺长吏也》全诗赏析

    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兴元兵后伤阴阳,和气蛊蠹化为蝗。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河南长吏言忧农,课人昼夜捕蝗虫。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捕蝗捕蝗

  • 《蝉声》鉴赏

    作者: 高铁军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