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作《泰山刻石》鉴赏
泰山石刻系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登泰山时所刻。石四面,碑共200余字。残石置于泰安岱庙。
从石鼓文到泰山刻石,汉字的书法价值已臻成熟。泰山刻石承继了石鼓文每字大小相仿、布白匀称等优点,并进一步向齐整规范方向发展。石鼓文虽说横成行,纵成列,但就每个字而言,却有正有斜,或伸或缩,动静不一,疏密有致。而泰山刻石非但行列整齐,而且每个字都要求横平竖直,其横竖画都与单字坐标轴相平行。此外,它对笔画的引短截长比石鼓文更讲究矩度,凡相关笔画的长度完全相等。这样,许多字就成为轴对称或基本轴对称图形。如“日”、“金”、“具”“书”等字。有些结构无法对称的单字,也将其组成部件处理成轴对称,如“请”之“言”、“青”。
这种轴对称文字和宫廷式建筑一样,具有庄重、典雅、严肃、整齐等特点,这确实也符合诏书的性质。不过书法毕竟不同于建筑,泰山刻石必须要避免或减弱不活泼、少变化等对称图形的共有缺点。
泰山刻石笔化粗细相等,起迄藏头护尾,并使用了大量的曲线。这些曲率、长度各异的曲线,和直线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动感,使人感到气脉流动,或曲折萦绕,或直行无阻,连本来僵硬的直线也有了生机。曲直相间所产生的宛转流畅感,冲淡了轴对称图形的严肃气氛。
该石书法结构取纵势,宽长比率略大于最佳造型比率(0.618)。在单字上下布白上,颇富变化。如“臣”字上下均匀,“山”字上疏下密,“具”、“石”等字上密下疏。这种横向布白的疏密有致,虚实相间,必然缓解了纵向对称的刻板成份。
泰山刻石是篆书艺术顶峰,其结构的严谨端正,用笔的一丝不苟,笔画的遒劲圆健,后世奉之为楷模。连后世不满李斯的为人的陈奕禧也说: “其书雄杰,竟为百代典型,则固有不朽者在矣。”
-
惟遐方之珍草兮,产昆仑之极幽。受中和之正气兮,承阴阳之灵休。扬丰馨于西裔兮,布和种于中州。去原野之侧陋兮,植高宇之外庭。布萋萋之茂叶兮,挺苒苒之柔茎。色光润而采发兮,似孔翠之扬精。 这是一首咏物小赋,
-
杨万里 素罗笠顶碧罗檐,脱卸蓝裳着茜衫。 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簪。 南宋诗人杨万里观察事物的能力确实令人折服。你看,他这首《牵牛花》诗,对牵牛花观察描摹得是何等细致。他抓住牵牛花的几个主要特征
-
宋词典故·平戎策 【出典】 《新唐书》卷一三三《王忠嗣传》:“王忠嗣,华州郑人。……拜左金吾卫将军,领河东节度副使、大同军使,寻为节度使。二十九年,节度朔方,兼灵州都督。天宝元年,北讨奚怒皆,战桑乾河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怎样学会文言文和古诗词,内容包括怎样学好文言文和诗词,怎么学好文言文和古诗,怎么样才能学好古文和古诗词啊,烦恼中。文言文我中学学得很好,高中就能用文言文写作文了。再平淡的故事,用文言文写出来,作文就是高分! 你对翻译头痛是吧?我给你点建议。 1.你要
-
[原文] 思齐大任, 文王之母, 思媚周姜, 京室之妇。 大姒嗣徽音, 则百斯男。 (母、妇,之部。音、男,侵部。) 惠于宗公, 神罔时怨, 神罔时恫。 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 (公、恫
-
【评析】 古代对联。出自清·周希陶编《重订增广》。 上联是说人生在世,欲念难免,诸如食欲、色欲、财欲、权欲等等。但从修性养生的角度来说,则要注意欲望的适度。明代养生学家也说: “珍五脏六腑之精,避七情
-
平西乐 【原诗】:我情与欢情,二情感苍天。
-
〔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 ① ,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② ,断鳌足以立四极 ③ ,杀黑龙以济冀州 ④ ,积芦灰以
-
【出典】 见“沧海桑田”条。 【释义】 神话中仙人麻姑曾用“东海水浅于往日”形容人间的巨变。 【例句】 青鸟更不来,麻姑断书信,乃知东海水,清浅谁能问。(鲍溶《怀仙二首》其一5504)这里用麻姑故事,
-
《圣人无常师。》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