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二则》原文、注释和解析
明·徐弘祖2
二则 ·之一
初二日3,自白岳下山4,十里,循麓而西5,抵南溪桥。渡大溪,循别溪6,依山北行,十里,两山峭逼如门,溪为之束7。越而下,平畴颇广8,二十里为猪坑。由小路登虎岭,路甚峻。十里至岭,五里越其麓。北望黄山诸峰,片片可掇9。又三里,为古楼坳。溪甚阔,水涨无梁10,木片弥布一溪11,涉之甚难。二里,宿高桥。
1徐霞客游记是作者按日记述旅行、考察所得的著作。富有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这里所选是他游黄山所记中之二则。2徐弘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大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也是著名的游记散文作家。有徐霞客游记。3 初二日:即万历四十四年(1616)二月初二。4 白岳:山名,在安徽省黄山西南。5 循:顺着。麓:山脚。6 别溪:小溪。7 溪为之束:形容溪水紧紧环绕两山。8 畴:田地。9 “片片”句:形容黄山诸峰座座,其近如可以拾取。10 梁:桥。11 弥布:遍布。
【析点】 本文详细记叙了作者二月初二的旅行路线及其行程,其中不乏景物描写,且多运用比喻和夸张。如形容两山峭逼则比作“门”,溪流细小且环山则谓其“束”;“片片可掇”则夸称黄山诸峰之近在眼前。语言简洁生动,贴切逼真,显出其文学性。
杨勇
二则 ·之二
初五日1,云气甚恶,余强卧至午起。挥印言慈光寺颇近2,令其徒引3。过汤池4,仰见一崖,中悬鸟道5,两旁泉泻如练6。余即从此攀跻上7,泉光云气,缭绕衣裾8。已转而右,则茅庵上下9,磐韵香烟10,穿石而出,即慈光寺也。寺旧名朱砂庵。比丘为余言11:“山顶诸静室12,径为雪封者两月。今早遣人送粮,山半,雪没腰而返。”余兴大阻,由大路二里下山,遂引被卧13。
1 初五日:上一则之后三日。2 挥印:黄山僧人。慈光寺:在黄山上。3 徒:弟子。引:引领,带路。4 汤池:温泉。5 鸟道:极言狭窄险峻的山路,似乎只有鸟可飞渡。6 练:白绢。7 跻(ji):攀登。8 裾(ju):衣服的下摆,泛指衣服。9 茅庵:茅屋。10 磬(qing)韵:佛寺中敲磐发出的音响。磐:佛寺中所用铜乐器。11 比丘:和尚,此指慈光寺中的和尚。12 静室:指寺庙。13 引被:拉开被褥。
【析点】 不顾天气恶劣、山道窄险去游慈光寺,却因大雪封山而不能尽兴,这确是败人兴致的事,也难怪作者返回居所,无情无绪,引被而卧了。不过,作者还是不枉此行的。他虽然没能尽赏慈光寺,但沿途“泉光云气,缭绕衣裾”令人心醉,“磬韵香烟,穿石而出”则引人遐想。所谓旅游,包括“旅”和“游”两方面,其乐趣不仅在于对风景名胜的游览欣赏,旅途行程同样是乐趣自在其中。晋代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造门而返,人问之故,曰“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即是此理。明白这一点,对于旅游者大有益处。
-
国于南山 ① 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 ② 。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
-
池上鸣佳禽,僧斋日幽寂。高林晚露清,红药无人摘。春水不生烟,荒冈筠翳石。不应朝夕游,良为蹉跎客。
-
青琐曾留眄,珍藂宛未移。幸分霖雨润,犹见豓阳姿。岸帻来朱槛,攀条忆绛蕤。能令人爱树,不独召南诗。
-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渺然一水
-
寻芳长恨见花迟,岂意看花独後期。试藉落英聊共醉,为怜残萼更攀枝。清香肯以无人减,幽艳惟应有蝶知。开谢两堪成怅望,伤春不到柳丝时。 作品赏析【原题】: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陪饮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因
-
芳草绿萋萋。断肠绝浦相思。山头人望翠云旗。蕙香佳酒君归。惆怅画檐双燕舞。东风吹散灵雨。香火冷残箫鼓。斜阳门外今古。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黄果树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黄果树瀑布的诗句,关于黄果树瀑布的诗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诗句。1.轻纱珠屏挂半帘,飘缈一线卷紫烟。 水云生处龙翻腾,雷鼓嘈嘈震宇寰。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无题》2.万里水汇一水大,訇訇声闻十里外。出
-
车子上运着两只桶,一只盛着酒,另一只空无所有。前者沉静地一路上没发出一点儿声音;后者跳跳蹦蹦, 闹得一路上回声震耳,尘土象云雾似地飞扬,焦急的路人老远就听到吵闹的声音,诚惶诚恐地躲在一边。然而,不管后
-
莫隐深山去,君应到自嫌。齿伤朝水冷,貌苦夜霜严。渔去风生浦,樵归雪满岩。不如来饮酒,相对醉厌厌。莫作农夫去,君应见自愁。迎春犁瘦地,趁晚喂羸牛。数被官加税,稀逢岁有秋。不如来饮酒,相伴醉悠悠。莫作商人
-
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
名言: 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 注释: 所司: 主管的官员。厌: 满足。 句意: 隋炀帝贪得无厌, 穷奢极欲,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