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
海涅
忧郁的眼睛里没有泪痕,
他们坐在织机旁切齿痛恨:
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殓布,
我们织进了三重咒诅——
我们织,我们织!
一重咒诅给天主,我们曾向他哀求,
在严寒的冬季和饥馑的年头;
我们枉自抱着希望,白等一番,
他却将我们作弄、揶揄、欺骗——
我们织,我们织!
一重咒诅给国王,富人们的国王,
他对我们的困苦毫无慈悲心肠,
他刮去了我们仅存的一角钱币,
还叫人把我们当狗一样枪毙——
我们织,我们织!
一重咒诅给虚伪的祖国,
这儿到处滋长无耻和堕落,
花儿未开就早被摘掉,
腐败霉烂的垃圾把蛆虫养饱——
我们织,我们织!
梭子飞来飞去,织机轧轧作响,
他们不分昼夜,织得十分紧张——
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殓布,
我们织进了三重咒诅,
我们织,我们织!
(钱春绮 译)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海涅诗歌创作的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作者作于1844年,此时正是海涅诗歌创作最成熟的时期。一年前,也就是1843年,他认识了25岁的马克思,这位青年革命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开始在马克思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创作诗歌,无情地揭露德国封建诸侯的专制愚昧、鞭挞德国的落后状况和德国市民安于现状的鄙俗气,并对正在觉醒的无产者表示深切的同情。1844年6月,德国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发动起义,起来反对资本家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海涅为声援工人起义而作的这首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赞扬,恩格斯还把它译成英文,并说:“德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亨利希·海涅也参加了我们的队伍”。
诗中主要以纺织工人的口气,发出埋葬旧德意志的誓言,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敏锐的政治目光。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是早期的工人自发斗争,他们捣毁厂房、机器,和政府军队展开血战,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却表明德国工人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正是这样一支力量才有能力同压迫德国人民的三座大山相抗衡。海涅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代表德国工人阶级向德国人民的共同敌人发出诅咒。首先诅咒宗教的伪善和欺骗,它在维护德国的旧秩序方面起到了封建国家机器无法起到的作用。海涅在这里对宗教的认识,已达到了马克思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论断的高度。其次诅咒残暴的国王,他敲骨吸髓地收刮去人民的最后一角钱币,还惨无人道地镇压人民,他是旧德意志的最高代表,要打破旧秩序,必须打倒国王。诗中最后诅咒的虚伪的祖国既是指封建的国家机器,又是指这架机器统治下的落后的德国现状——“花儿未开就早被摘掉,腐败霉烂的垃圾把蛆虫养饱”。工人不需要这样的祖国,只有把它彻底埋葬。
在这里,德国工人阶级已经以新的姿态出现,他们不再是为自己的命运哭泣的奴隶,而是正在埋葬旧德意志的新世界的主人。全诗以工人紧张劳动的场面体现出一种紧迫的节奏感,我们仿佛亲耳听到织机在响,听到工人们深沉地吼着“我们织,我们织!”我们也仿佛亲眼见到梭子在飞,见到埋葬旧德意志的殓布正在工人们手下迅速成形。
德文原诗采用双行押韵的方式,每个诗节都以“我们织,我们织”结尾,使全诗的节拍急促深沉,更加铿锵有力,从而使全诗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从结构上讲,第一节和第五节都描述了工人为旧德意志织殓布的劳动,互相呼应,中间突出了他们织进殓布的三重诅咒,把压迫德国人民的三大敌人放在受诅咒的中心位置上。
-
【名句】轻诺者信必寡,面誉者背必非 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轻易地答应别人,信用一定很少;当面赞扬别人,背后一定会说人家的坏话。两句话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轻诺者和面誉者的真实面目。
-
晏几道在《临江仙》的开头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是以“帘幕低垂”的阴暗景色来衬托“去年春恨却来时”的阴暗心情的。卢祖皋这首《江城子》的开头写“画楼帘幕卷新晴”,则是以“新晴”的明朗景色来反衬他“日日唤愁生”的沉闷心绪。“新晴”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名言: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注释: 起: 振兴。八代: 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和隋八朝。济: 补救。溺: 沉沦。 句意: 韩愈的文章改变了东汉以来散文发展衰微的局面,他的道德补救了天
-
《山峡中》是一部小说,它讲述了发生在山峡间的故事。该文章的语句通顺,符合原义。在原文和鉴赏网站的基础上,我用150到200个字符写了这篇文章。
-
杨恽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 (1) ,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 (2)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 (3) 。终非其任,卒与祸会 (4) 。足下哀其愚矇,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5) 。然窃恨足下不深
-
蓼莪 作者: 冯好勤 【本书体例】
-
纤夫村第一棵植物是葫芦。葫芦架下,老人摘下来用锯解了当瓢使,月河水舀进筲(筲,方言,即水桶),筲倒进粗砂缸,流到贺窑瓦盆,倒进铸铁
-
小娃子,卷螺发, 银黄面庞上还有微红,看他意思是正要活。 走出破大门,望见邻家: 他们大花园里,有许多好花。 用尽小心机,得了一朵百合; 又白又光明,像才下的雪。 好生拿了回家,映着面庞,分外添出血色
-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计篇》原文鉴赏 孙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