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刺》
汉代经学家关于诗歌功能的一种观念。“美”即歌颂,“刺”即讽刺。按照毛诗序的说法,“美”就是“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刺”就是“下以风刺上”,孔子就说过“诗可以怨”。于是,诗经的主题被概括为“美刺”二端,如卫风·木瓜:“美齐桓公也。”大雅·云汉:“美周宣王也。”邶风·雄雉:“刺卫宣公也。”小雅·鸳鸯:“刺幽王也。”这些篇什许多与国君时政并不相关,甚至无所谓“美刺”,只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的歌谣。汉儒所以都要解释为歌颂和讽刺这两大主题,是因为他们将诗经当作参与政治的工具,用“三百篇”当“谏书”。汉儒对诗经的这种理解,代表了统治者对文艺的要求:既要歌颂光明,也要讽刺黑暗。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刺”被视为诗歌创作的正统原则,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讽喻诗”就是这一原则的实践。宋代理学家朱熹始反对以“美刺”二端解释诗经,认为古人作诗和今人一样,也有吟咏情性的时候,不必尽是歌颂和讽刺。但“美刺”作为一种正统的文学观念,影响却经久不息。
-
水畔竹林边,闲居二十年。健常携酒出,病即掩门眠。解绶收朝佩,褰裳出野船。屏除身外物,摆落世间缘。报曙窗何早,知秋簟最先。微风深树里,斜日小楼前。渠口添新石,篱根写乱泉。愈招同宿客,谁解爱潺湲?[西亭墙
-
词的抒情主人公正是由月而起怀人之思,月照在“人”曾立之处,不见“人”,便起思念。
-
吉日 作者: 韩文奇 【本书体例】
-
金镊洗霜鬓,银觥敌露桃。醉头扶不起,三丈日还高。
-
《西游记》第18回至19回,写“入赘”高老庄的猪八戒被孙悟空降伏,归依取经队伍的故事。 这段故事是全书最早集中塑造猪八戒形象的重要篇章。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腕勾勒出猪八戒形象的初步轮廓; 他的种种鲜明特
-
长相思·在长安李白【原文】长相思,在长安[1]。络纬秋啼金井阑[2],微霜凄凄簟[3]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
嗟余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天目山前渌浸裾,碧澜堂下看衔舻。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夜来雨洗碧巑岏,浪涌云屯AA5郭寒。闻有弁山何处是,为君四面竟求看。夜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桂花精神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描写桂花的古诗词,收集一些关于桂花的古诗词,描写桂花的古诗。描写桂花的古诗词 :东城桂三首之三 唐·白居易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东城桂 唐·白居易 子
-
散秩留司殊有味,最宜病拙不才身。行香拜表为公事,碧洛青嵩当主人。已出闲游多到夜,却归慵卧又经旬。钱唐五马留三匹,还拟骑游搅扰春。
-
何人生得宁馨子,今夜初逢掣笔郎。莫怪围棋忘瓜葛,已能作赋继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