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
【题 解】
四言乐府诗龟虽寿是曹操的名篇,写于曹操平定乌桓后班师回朝的途中。当时他的主要谋士郭嘉病死(年仅38岁),从而引发他时不我待的感慨。诗中借咏龟蛇之长寿,写出了英雄豪杰虽至晚年仍壮志无穷的胸怀,给人以积极的鼓舞。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本诗是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当时曹操已经53岁,他击败了袁绍父子,又平定了北方乌桓,他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写下了这一组诗。
全诗在写作上运用了烘托的表现手法,写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及对未来宏图大业的向往。
诗歌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表明了诗人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着清醒的认识,这在迷信猖炽的时代里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他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而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同时认为: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远也不会消沉!
随后,诗歌从哲学角度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他既尊重自然的生死规律,又强调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值得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养怡之福”,并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
曹操是一位豪气盖世的英雄,他不屑于雕章啄句,也不苟同于当时“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华美文风,而多用朴质的语言,表达悲壮慷慨的激情。他的诗歌爽朗刚健、积极进取,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其诗歌中所蕴含的精神意志,也长久地震荡着人们的心灵。
-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诏书恻怛
-
《余光中催魂铃》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余光中 一百年前发明电话的那人,什么不好姓,偏偏姓铃(Alexan-der Bell),真是一大巧合。电话之来,总是从颤颤的一串铃声开始,那高调,那频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
李白的交道是很广泛的,王公、官僚、隐士、平民,无所不有;李白的交际手段也是很高明的,往往短时间接触就可以深交,比如和汪伦等的交往。从此诗也可以感觉李白交际的技巧和深情。读者面对“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这样的诗句
-
【名句】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 [注释与译文]文字狱,封建统治者从文人作品中摘取文句,构筑罪名,造成冤狱。这两句说,读书人听到文字狱就不禁心怀畏惧离席而起,有人著书撰文无非是为生活打算。诗句揭
-
(清)屈大均 城南韦杜潏川滨①,工部千秋庙貌新②。 一代悲歌成国史, 二南风化在骚人③。 少陵原上花含日, 皇子陂前写弄音④。 稷契平生空自诩⑤,谁知祠客有经纶⑥。 【题解】 杜曲是古地名,在今长安县
-
有求常百虑,斯文亦吾玻以兹朋故多,穷老驱驰并。早行篙师怠,席挂风不正。昔人戒垂堂,今则奚奔命。涛翻黑蛟跃,日出黄雾映。烦促瘴岂侵,颓倚睡未醒。仆夫问盥栉,暮颜靦青镜。随意簪葛巾,仰惭林花盛。侧闻夜来
-
原题:赠苏崑生(苏,固始人,南曲为当今第一。曾与说书叟柳敬亭同客左宁南幕下,梅村先生为赋《楚两生行》。)
-
在前首诗的结尾,诗人写道:“细逐空香百遍行”。在那飘忽无定的“空香”之中,伊人的倩影已仿佛出现在诗人的眼前,诗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
君家旧淮水,水上到扬州。海树青官舍,江云黑郡楼。东南随去鸟,人吏待行舟。为报吾兄道,如今已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