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首南山纪游之作,掇拾眼前景物,却涉笔成趣,寓意深刻,有自然浑成之妙。
元丰七年(1085)三月,苏轼在黄州贬所过了四年多谪居生活之后,被命迁汝州(今属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这种量移虽然不是升迁,但却标志着政治气候的转机。据宋史本传,神宗手札移轼汝州,有“人材实难,不忍终弃”之语。这年四月东坡离黄赴汝,心境比较轻松,一路上颇事游访。畅游庐山,在江西筠州探视了胞弟子由,到金陵又与致仕家居的王安石酬唱累日,且有买田江干、相偕归隐之约。这年岁暮,苏轼来到泗州,即上书朝廷,请罢汝州职,回宜兴休养。本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小序中提到的刘倩叔,不详其人。查傅藻东坡纪年录,元丰七年内,东坡与之同游泗州南山并都有词记述的,有十一月晦日之刘仲达,为眉山旧相识,作满庭芳;十二月之泗州太守(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七谓名刘士彦),作行香子;同月二十四日之刘倩叔,作浣溪沙。词序称“泗州刘倩叔”,又不带写官职,当不是前二刘。按东坡诗集元丰八年正月泗州作有书刘君射堂诗,施元之注谓续帖刻石有东坡自注云:“刘曾随其父典眉 州。”(分类本此诗题为刘乙新作射堂,题下注“乙父尝知眉州”。)故诗首句称“兰玉当年刺史家”。王文诰苏诗总案因谓此诗中“刘君”与二刘(士彦、仲达)不合,乃家于泗州者,即刘倩叔。可备参考。盖词题称“泗州”是指其本籍或寄籍;其父曾知眉州,与东坡沾一层关系,故同游南山,并得他为射堂题诗。
这首小令是以时间为序来铺叙景物的。从早上写到中午,从细雨写到天晴,层次非常清楚。上片写沿途景观。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在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俨然成了一幅淡远的风景图画了。一个“媚”字尤能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媚”者,动态之美也。作者从摇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浩气的表现,是他精神境界上度越恒流之处。“入淮”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宋治在临淮)不近,非目力能及。那么词中为什么又要提到清洛呢?这是一种虚摹的笔法。作者从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混混沌沌一片浩茫了。这是单纯的景物描写吗?是否含有“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的归隐林泉的寓意在内呢?
下片写春盘初试的杯盏清欢。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物气氛和诱人的力量。“雪沫”句写点茶,用笔入微,蔡襄茶录:“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又云:“钞茶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这可视为对“雪沫乳花”的详尽的注解。午盏,指午茶。此句可说是对 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风土记:“元旦以葱、蒜、韭、蓼、蒿芥杂和而食之,名五辛盘,取迎新之意。”东坡此次出游为腊月廿四日,距春节很近,故得预赏春盘以应节候。两句中一言饮,一言食。以樽俎间的微物入词,本是很难讨好的。因为这些供人口腹之欲的物品,严格说来不是精神范畴的审美对象。可是东坡却用以入词,而且是用一种属对工整的形式来写的,这就难上加难。试看“雪沫”、“蓼茸”二句,词性字声,纤悉皆合,既工整熨帖,又流转自然,可见笔力之健举。浣溪沙为六句七言之体制,上下片皆以单句作结,故末句之经营,十分重要。即如下片以“人间有味是清欢”作结,则前面所铺陈的景物,如午盏之茶香,春盘之蔬美等,一并升华为清欢之意趣了。其饾饤细物,并成妙谛,而不以琐屑为病者,就在于煞尾收得好,有画龙点睛,叫破全篇之功效。近人刘永济词论云:“小令尤以结语取重,必通首蓄意、蓄势,于结句得之,自然有神韵。”持论此词,真有笙磬之合。一经结句点破,前此之细雨晓寒,晴滩烟柳,无不与词心契合,并化清欢了。虽然这里没有什么华堂宴席与金碧楼台,但是,对于一个心地坦荡与情致高洁的诗人来说,有什么比摆脱羁绊和归向自然更令人欣快的呢?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曾热情讴歌过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认为这是造物者赐予人们的无尽宝藏。而今天拨响他的琴弦的,仍然是这同一个共振的频率。我们的词人是多么向往宁静无忧的田园生活呵。“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此诚所谓“意到语工,不期高远而自高远”之作也。
猜你喜欢
  • 多情谁似南山月

    多情谁似南山月宋孝宗乾道八年,也就是1172年,陆游来到了南郑。一个秋天夜晚,在异常皎洁的月色里,陆游与同僚们登上南郑城内西北角的高兴

  • 《问说》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问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散文,全文描写了主人公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社会现实的看法。该文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反映了韩愈对于人性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思考。通过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文章逐渐揭示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真知灼见。这篇文章思想深刻,言辞犀利,给人一种宽广与慷慨激昂的感觉,使读者对于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注释】 选自《孟子·尽心上》。 小鲁:以鲁国为

  • 面对时代的写作

    面对时代的写作◎马启代诗歌和小说,以及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作家的写作应基于对人类尊严,即对人道的捍卫和对母语优雅纯净品质的护佑。我

  • 血朝廷

    【4888】血朝廷(祝勇著,人民文学出版社,30 3万字,2020年1月北京第1版,75元)△4卷:①黑与白;②刀与佛;③龙与凤;④罪与罚。〇故宫

  • 苏轼《次韵陈海州书怀》全诗鉴赏

    郁郁苍梧海上山,(东海郁州山,云自苍梧浮来。)蓬莱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守市阛。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陈曾令乡邑。)

  • 小寒节气古诗词译文(小寒节气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寒节气古诗词译文,内容包括小寒节气诗句,关于小寒的古诗,小寒节气诗词鉴赏大全关于小寒著名诗句。立春偶成宋代:张栻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译文时近年终冰霜渐渐减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晓。眼前只

  • 《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其二)·[宋]黄庭坚》原文与赏析

    [宋]黄庭坚扶风乔木夏阴合,斜谷铃声秋夜深。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太真外

  • 《庄子钓于濮水》鉴赏

    作者: 张家顺

  • 王昌龄《春宫怨》全诗赏析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作品赏析【注解】:1、未央:汉宫殿名,也指唐宫。2、平阳歌舞: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韵译】:昨夜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殿明月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