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一)李大钊对于史学的贡献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一)李大钊对于史学的贡献

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第一篇全面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文章,李大钊指出如果不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就不可能懂得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不但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最早的创始人。1920年在新青年发表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强调中国史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1920年李大钊在北大史学系开讲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的课,还在其他大学兼讲此课,同时也发表了一些谈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文章。1924年出版了专著史学要论,这是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专著,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部书的内容包括:1.什么是历史:历史是社会的变革。自清末许多资产阶级学者给历史和历史学下定义(杨鸿烈的书搜集最全),李大钊的是最进步的。他说历史是变革的、是活的,横看是社会,纵看是历史。他说历史记载不是历史,二十四史是历史记载而不是历史。2.什么是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变革的学问,并着重指出要研究社会变革的规律,规律就是理论。历史学是科学。3.历史观:资产阶级学者不承认历史观,李大钊指出不管承认不承认,人们研究历史都要有历史观。4.历史学家的三大任务:必须不断改写重要历史;必须探求社会发展规律,研究历史不限于研究特殊的历史,要研究一般的历史,探求普遍的理法;必须重视理论的研究。5.研究历史的意义:历史是一门学问,研究历史的意义在于对人生有用,能树立科学的态度,树立进步的世界观;研究历史的目的是变革社会,创造社会。
李大钊对具体的历史问题也有研究,但由于革命实践需要,他没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历史问题。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在李大钊论著问世之后,资产阶级学者同李大钊展开了论战。首先是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梁启超则于1924年发表非唯,说既反对唯物也反对唯心。论战中,瞿秋白、李达站在李大钊一方,瞿秋白同梁启超等人直接辩论,梁启超、梁漱溟站在胡适一方。

猜你喜欢
  • 古典文学作品《石钟山记》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水经》云 〔2〕 :“彭蠡之口 〔3〕 ,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4〕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5〕 。”是说也 〔6〕 ,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 〔7〕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岑参《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得时字)》全诗赏析

    娇歌急管杂青丝,银烛金杯映翠眉。使君地主能相送,河尹天明坐莫辞。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马去迟。寄声报尔山翁道,今日河南胜昔时。

  • 宋词典故“平戎策”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平戎策 【出典】 《新唐书》卷一三三《王忠嗣传》:“王忠嗣,华州郑人。……拜左金吾卫将军,领河东节度副使、大同军使,寻为节度使。二十九年,节度朔方,兼灵州都督。天宝元年,北讨奚怒皆,战桑乾河

  • “子胥出走”注释、译文和评说

    子胥出走,边侯得之。子胥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候因释之。(《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 子胥:即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楚国人。伍子胥因父亲伍奢、兄长伍尚均

  • 《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志传》原文和解析

    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志传 明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一名《北游记玄帝出身传》,简称《北游记》。四卷二十四回。题“三台山人仰止余象斗编,建邑书林余氏双峰堂梓”。余象斗,又名世腾、象鸟,字仰止、文台、子高

  • 大变局与新动力:中国经济下一程

    【3350】大变局与新动力:中国经济下一程(厉以宁著,中信出版社,25 6万字,2017年5月第1版,58元)△全书共7章:[1]改革走过的路;[2]中

  • 张元《与时间书》

    丢失了的风景我已经走得太远了,脚步它太重,梦想太大闭幕的画布,搬不出我稚嫩的演绎,被岁月遗忘所有与昨日有关的游历,都成了与今天对峙

  • 《时间四则》潘国本散文赏析

    时间是位调侃家小时候读古诗,读到“赤热炎炎似火烧……公子王孙把扇摇”,读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觉得王孙、妃子他们,

  • 李白《行路难 其一》全诗赏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品赏

  • 《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赏析》

    这首词写春日闺情。首句写景,‘暖日”点时令,风和日暖,晴窗映碧,已见春深。着一“闲”字,便觉有情。“闲”,指闲散。只有在窗前有人的情况下,才会有闲散之感。这里的闲窗是说思妇看到窗外的残春光景,由于孤寂而闲得发愁。“小池春水浸明霞”,“明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