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之《山庄李花》全诗原文鉴赏
杨万里
山庄又报李花秾,火急来看细雨中。
除却断肠千树雪,别无春恨诉东风。
这首咏李花诗写得颇具情趣。“山庄又报李花秾”一句写山庄李花开得正盛,一“又”字表明似乎是年年如此,今又如此。接着一句“火急来看细雨中”反映出诗人对观赏李花的极大热情。冒着细雨前往,而且是“火急”,其心情的殷切可想而知。这两句实际是写李花开、诗人看一事,但却渲染出一种气氛,似乎将出现一幅绝妙美景,引逗读者注意下文。“除却断肠千树雪,别无春恨诉东风。”两句好似高峰突起、令人一惊。原来诗人并不曾赞美李花之色之香之形,却以断肠、春恨这类字眼来形容她。说除非把这满树开放李花看作是悲伤已极的雪花,不然的话,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向东风诉说春天的遗恨之情。韩愈曾有诗描绘李花之白“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杨万里在这里化用其意,其感情色彩要比韩愈的比喻更强烈。韩句流露的是欣喜之意,杨句是悲苦之音。而且从整篇立意看,杨作对李花形象所赋予的感情是一片同情,好象李花以千树雪来诉恨,诉伤春之恨。这在诸多咏花之作中还是有新意的一篇,不以正面礼赞为主而以拟人手法,诉苦诉恨立意。在听惯了颂歌的读者耳中,响起了这样一个有特色的不同调者,是会有耳目一新感觉的。
杨万里汤田早行见李花甚盛二首所写情调就大不一样,完全不是悲苦之音,而充满喜悦之情。录以备考。其一曰“此地先春信,年年只是梅。南中春更早,腊日李花开。”其二是“似妒梅花早,同时斗雪肤。新年三二月,还解再看无。”
杨万里还有一首李花诗,将李花纯然视为赏玩之物,表露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李花宜远更宜繁,惟远惟繁始足看。莫学红梅作疏影,家风各自一般般。”细细品味,杨的看法的确有理。看来“火急来看细雨中”并不虚行,多次的观赏经验总结使他深得李花之妙,杨可称作是李花的知己。
-
我居青空里,君隐黄埃中。声形不相吊,心事难形容。欲乘明月光,访君开素怀。天杯饮清露,展翼登蓬莱。佳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对面一笑语,共蹑金鳌头。绛宫楼阙百千仞,霞衣谁与云烟福
-
朱门深锁春池满,岸落蔷薇水浸莎。毕竟林塘谁是主?主人来少客来多。
-
【3673】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与路径(许利平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 5万字,2016年10月第1版,69元)△这本书从政治、经济、
-
在我们之前的节目中,曾经为大家解读过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文学作品中的母亲形象、文学作品中的男性形象。今天,我们为大家解读文学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大家都说,父爱如山,而作家笔下的父亲形象,更是丰富多彩、温暖神圣。慈祥的父亲,像一把伞在风雨飘揺中为我们遮风避雨;宽容的父亲,会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撑起一片绿荫;睿智的父亲,似一面镜子永远给我们启迪和教诲。
-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夕送给自己的诗歌,欢迎大家分享。 七夕送给自己的诗歌 1 【山与河】 遥远的山 遥远的河 虚的,架起了彩虹 唯一的理由 在夜晚,难以不安的火花 在枕边 被放置红色的细线 用以聆听它们的脉搏 没有跳动 陌生的云烟里
-
古别离 作者: 屈大均 【
-
斗柄东回六合春,尧天历象与时新。铜壶瑞气延疏漏,青辂祥风绕画轮。云里楼台高郁郁,雨中原隰碧鳞鳞。千枝彩萼梅英吐,百尺金丝柳带匀。秉籙调元功有序,在璿观妙政惟醇。仰瞻魏阙宣和会,共识皇恩子万民。
-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庄子·山木》,良朋贤友类名言句子
-
蟠木蟠木,有似我身;不中乎器,无用于人。下拥肿而上辚菌,桷不桷兮轮不轮。天子建明堂兮既非梁栋,诸侯斫大辂兮材又不中。唯我病夫,或有所用。用尔为几,承吾臂支吾颐而已矣。不伤尔性,不枉尔理。尔怏怏为几之外
-
1走进春天的故乡。一夜间,村庄就披上了千树万树梨花订做的婚纱,浪漫而温情。一夜间,如玉似雪的嫁衣舞动着花香,每一瓣梨花都珍藏着素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