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周穆王见西王母 》全文和鉴赏
□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亡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西王母又为天子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鹊与处。嘉命不遵,我唯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唯天之望。”
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纪名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
穆天子传一书是以编年纪月的形式,将神话与历史传说融为一体,描写周穆王姬满驭八匹骏马,率七萃之士,西登昆仑,北至旷野,行驶三万五千里,巡游西方诸国之事。其文字质朴雅洁,有的地方还有较细致曲折的情节描写,浪漫色彩相当浓厚。虽然它不适合于视为穆王西征的一部实录,但以之为游记体小说的滥觞却并不为过。自隋书·经籍志以下,此书皆列史部,四库全书总目以其恍惚无征,难称信史,始划入子部小说家类。
穆天子传实已初具小说规模,有的故事情节已经相当完整。这篇周穆王见西王母就非常典型。文章开篇描写周穆王与西王母初见面的情况。在甲子这个吉日良辰,周穆王来到西王母处作客,他献上了玉璧锦带等作为见面礼,西王母郑重其事地领受了周穆王的敬意。
接着便是献礼后的第二天乙丑之日,在王母的瑶池之上,周穆王要作东道宴请西王母。宴饮伊始,西王母先为周穆王谣歌一曲,她感叹西土与中原山川迢递,路途遥远,真诚地祝愿周天子长寿不老,以便能够再来此相聚。周穆王闻听之后,心中戚戚,故而答曰:等我到东方,治理好万民,三年之后,一定再来拜望王母。这时候,两人所思所想,已无二致,感情交融,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无疑,二人相聚甚欢,无奈高潮即逝,由于预感到别离不久将至,惜别之言辞,不由自主地在欢饮的时候吐露出来。对着周天子,西王母自诉其心情,自从来到这片西方之地,虎豹、乌鹊与我为朋侣,我是天帝的女儿,命运一直也不错,可是你要走了,我的人民就要见不到你了,尽管现时笙歌喧响,可我的内心已经失却了平静。你呀,你呀,才是上天的嘱望所在啊。依依之情,溢于言表。这时,已经不是两个王者之间矜持、庄重的交谈,而是两个知已在倾诉衷肠了。西王母述说了自身虽贵为天女,可是与鸟兽为群,无端的落寞孤寂,怎生排遣得了呢?刚刚结为心契,眼看又将远隔东西。怎不叫人黯然神伤?原来王母心中也有一番感情委曲,故发此孤伤之音、哀婉之辞。在远古的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最凶煞不过的,山海经里的西王母还未分男女,“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西次三经)而这里,她自称帝女,显已确定为女性,而且主西方之土,与东方人主礼尚往来,文质彬彬。在盛宴之上,热情好客,雍容大度。不过“穴居野处”的痕迹,还是没有完全脱尽。这是西王母形象的第一次嬗变,到后来汉武故事中,西王母就定型成为三十芳龄、掌握不死之药的美丽女神了,神话演成了仙话。
最后,欢宴结束,周穆王驱车登上了日落之地崦嵫山,将这段在他心中留下美好印象的盛会形诸文字,刻石勒铭,又植上株槐,让它们作个见证,并且在古额上方,题记下“西王母之山”五个大字,来感念那可敬可爱的女主人。
周穆王与西五母的相会,就这样善始又善终了,留传下这段佳话。以后又敷演出西王母与东王公、汉武帝向西王母求取长生不老之药等其他的故事。
周穆王见西王母,短短二百余字,故事情节却已相当完整,在叙述二人相见聚会的文字之中,插入他们往复酬答的大段吟咏,行文由此显得活泼、流畅,既丰富了故事内容,更使两人彼此眷慕、惜别之情得到传神写照,这里面细腻的心理描写,又增加了故事的情趣。
这篇文字里的周穆王敦厚、诚挚,感情细腻,很有人情味儿,而历史上的穆王则是耽于游乐、荒废国事、颇遭百姓怨愤之主。他在西土寻乐,流连忘返,而国内却出了徐偃王之乱。迫得他千里驱驰,归奔以救乱。可见,他够不上一个能防微杜渐、高瞻远瞩的英明君主。不过既然这是两段故事,我们不妨以两个周穆王分别视之,可以不破坏“周穆王见西王母”故事的美感。其实,穆天子传将周穆王的万里遨游描绘得声势浩大,畅行无阻,一片升平,一派和睦,不过是对诸侯相互攻伐之下周王室衰微,社会动荡的严峻现实的一种粉饰和逃避,但也间接地反映了人民向往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
-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论语·阳货》,重道立德类名言句子
-
早晚飞来入锦城,谁人教解百般鸣。春风红树惊眠处,似妒歌童作艳声。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五字古诗词情侣游戏名字,内容包括5字诗句意境游戏名字,求古风情侣游戏名~5字到8字~,帮我起一对情侣游戏名,最好是5个字的古诗,要意境优美的。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度米文库5字诗句意境游戏名字【篇一:5字诗句意境游戏名字】南城忆潇湘余生不再见提笔书几行素衣风尘
-
诗歌开宗明义,沉痛地惋惜“事败”,即挽救汉王朝的事业到底失败了。孔融平素“喜诱益后进”,引为奥援。身遭罢黜后仍招纳羽翼,“宾客日盈其门”。自称“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杂诗》),公开植党与操抗衡。他又生性疾恶如仇,难守缄默,时复对操
-
老残游记 清代白话长篇谴责小说。初集二十卷,二集九卷,外编残稿一卷。题“洪都百炼生撰”,洪都百炼生即刘鹗(1857—1909),字铁云,江苏丹徒(今镇江)人。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现存主
-
闻有胡僧在太白,兰若去天三百尺。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难见但闻钟。窗边锡杖解两虎,床下钵盂藏一龙。草衣不针复不线,两耳垂肩眉覆面。此僧年几那得知,手种青松今十围。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商山老人
-
楼上烟云怪不来,楼前飞纸落成堆。非关文字须重看,却被江山未收回。眼昏烛暗细行斜,考阅精强外已夸。明日失怀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乱山遮晓拥千层,睡美初凉撼不应。昨夜酒行君屡叹,定知归梦到吴兴。天台桂子
-
年华开早律,霁色荡芳晨。城阙千门晓,山河四望春。御沟通太液,戚里对平津。宝瑟调中妇,金罍引上宾。剧谈推曼倩,惊坐揖陈遵。意气一言合,风期万里亲。自惟安直道,守拙忌因人。谈器非先木,图荣异后薪。揶揄惭路
-
作者: 荆三隆 【本书体例】
-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校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筱。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生同胥靡遗,寿比彭铿夭。蹇连困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