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注释】
选自管子·牧民。
仓廪:储藏米谷的仓库。
【赏析】
管仲是春秋前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牧民一文中,为君主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策略和原则。他说: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意思是:国家粮仓充实才能推行礼节,老百姓衣食充足才知道荣辱。
管子提出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认为,统治者首先要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务在四时,守在仓廪”,致力于土地的开垦,保证老百姓衣食住行无忧。在物质财富十分丰富、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还必须大力推行教育,采取教化与赏罚并行的措施,实行“严刑罚”、“信庆赏”的政策,整顿礼、义、廉、耻,淳化和加强民风民俗建设。为此,管子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发展经济,教化人民,“富国强兵”,使齐国很快强大起来,齐桓公也因此称霸诸侯,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个盟主。
史记·管仲列传中,这一句引作“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朱
-
厉无畏诗歌选: 厉无畏宗亲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界有崇高的威望。他在文学艺术也有很深 的造诣,却鲜为人知,今选取他的部分诗歌供大家欣赏。 (一)故园情 中秋寄情 大江潮动月团团,秋气清高笼远滩
-
【原题】:再和陈侍郎子知丞寄桂香新到令孙司户出柑为劝
-
采苓 作者: 刘建卫 【本书体例】
-
石潭傍隈□[左耳旁+奥],沙岸晓夤缘。②试垂竹竿钓,果得查头鳊。③美人聘金错,纤手脍红鲜。④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 作品赏析①潭:又作“山”。②晓:一作“榜”。夤缘,攀附。③查头鳊:又作“槎头
-
苏轼《记游松风亭》是一首描写风景的诗歌作品,通过对亭子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亭子的风景和气氛,让读者沉浸在其中。同时,他还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整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晚田始家食,馀布成我衣。讵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
-
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窜逐宦湘浦,摇心剧悬旌。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岁月杀忧栗,慵疏寡将迎。追游疑所爱,且复舒吾情。石角恣幽步,长乌遂遐征。磴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旷望少行
-
典源出处 宋欧阳修 《与梅圣俞书》:读 (苏) 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宋史苏轼传》亦载。 释义用法 宋欧阳修读苏轼的书信,认为苏很有才学,自己应该为他让路,让苏轼
-
《酴醾花·水龙吟赋酴醾》咏酴醾花诗鉴赏 卢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