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清代·冉氏烹狗记》内容简介和鉴赏
古代、近代散文作品·清代·冉氏烹狗记简析
崔述著。见崔东壁遗书,收于清代散文选注。这是一篇由记事引发的杂文,通过一件见闻的记述,写出对人事的看法。文章先是写冉氏狗的凶猛,时常咬伤行人,主人虽然对此感到苦恼,但是并未杀它。后来又通过一位熟人的叙述,证实冉氏狗的凶猛,可是为时不久,冉氏狗终于被烹杀了,原因是主人发现此狗“搏行人则勇,见盗则怯”。从此引出作者的一番议论,指出“勇于私斗,怯于公战”的不仅是冉氏狗而已,还有那些地痞流氓与挂名的役吏兵卒,也都与冉氏狗是同一副形象。对于这类恶棍坏人,决不能像石勒的母亲纵容姑息石虎那样,结果造成莫大的后患。作者又举了古人的事例,说明人材有所长,亦有所短,不能一律对待,但如只会害人而不足济事,即或在狗中也是最下一等。本文虽是记狗,实是论人,以狗作喻,借议人事。文章写得曲折而有变化,语气淋漓痛快,用语峻拔锋利,对于市井无赖之徒与侮文弱凌良懦的役吏兵卒,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表现岀作者疾恶如仇的品质。
-
古文·陶征士诔并序 颜延之夫璿玉致美(1),不
-
苦之忍第四十五苦之忍第四十五 浆酒藿肉,肌丰体便。目厌粉黛,耳溺管弦。此乐何极?是有命焉。 生不得志,攻苦食淡;孤臣孽子,卧薪
-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出处】唐 王维《过香积寺》 。 【翻译】古木参天,小径无人,深山 里何处传来钟声?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深林密,人 迹稀少,隐隐能听到山寺的钟声。[例] 我们行走
-
【原题】: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尝作十诗因次其韵
-
【原题】:十月望十二月朔百舌群鸣连日腊朔之夜雷电彻晓大雨两月乡村人来说虎食人经秋不去
-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冠直缝,巾横幅。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黄菊。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蜂蝶乱,飞相逐。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
-
《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励)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邪;示之以俭,弗示以奢;
《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励)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邪;示之以俭,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贻以财。》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门前幽径踏苍苔,犹忆前回信步来。午醉正酣归未得,斜阳古殿橘花开。
-
【原题】:木平像吾友宣老所藏宣示寂久矣余因归朱方遇其徒慈俊乞得之喜而作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