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子学弈》意译和解说
—— 孟子·告子上
【注释】
①弈秋:棋手的名字。②通国:全国。③鸿鹄: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凡鸿鹄连文者,即鹄也。”鹄,即今名“天鹅”。④为:通“谓”。
【意译】
弈秋是全国最高明的棋手。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把弈秋的话听进耳朵里;另外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但是心里却一直想着有一只天鹅将要飞过来,并准备想拉开弓去射它。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下棋,可是却远远及不上人家。难道说他们的智力不相同吗?回答说:“不是的。”
【解说】
学习尽管有许多诀窍,但“认真”两字是万万不可缺少的。即使天分再高,如果不认真学习,恐怕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所以英国有句谚语,叫做“懒散能磨去才智的光芒”,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像寓言中那位“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学棋者,他才智并非不及别人,只是因为不专心致志地认真听讲,因而“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应该说是很合情理的。韩愈在师说里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许多莘莘学子常将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因为韩愈的话揭示了学习和成才的一个重要规律,而“二子学弈”则为之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光凭认真和勤奋不一定就能成才,但成才却必须要认真和勤奋。古往今来,有无数事业上的成功者,虽然他们成才的道路不一定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认真和勤奋。所以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要感叹说,他的成功里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而只有百分之一的天才。爱迪生的这番感叹是很有启迪意义的,而爱迪生的成功与寓言中那位学棋者的失败,正好构成了一正一反的两个例证。
【相关名言】
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苦苦苦, 不苦如何通今古?
——曹端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感叹老师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表示感叹老师的诗句,表示“感叹老师”的诗句,悼念恩师的诗句。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
【原题】:刘蜕唐大中时人文冢在兜率寺予尝读孙樵自序其作云大中竽帝尝有诏褒时之艺能凡三人而樵居其一曰孙樵有扬马之文蜕既同时不应不在褒诏之列士之显晦固有定分刘君独未能忘此乎冢其文予盖疑其有激也作此吊之
-
陆游《上天竺复庵记》 陆游 嘉泰二年,上天竺广慧法师筑退居于寺门桥南,名之曰“复庵”。后负白云峰,前直狮子、乳窦二峰,带以清溪,环以美箭、嘉木。凡屋七十余间。寝有室,讲有堂,中则为殿,以奉西方像设。殿
-
[南朝·宋]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这首诗歌,为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第四首。全诗共八句,五、七言
-
青衣谁开凿,独在水中央。浮舟一跻攀,侧径缘穹苍。绝顶诣老僧,豁然登上方。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猿鸟乐钟磬,松萝泛天香。江云入袈裟,山月吐绳床。早知清净理,久乃机心忘。尚以名宦
-
悬崖世界很年轻,悬崖却很古老时间将铁锤递过去悬崖仍旧并不领情悬崖从深色缝隙里扔出一对翅膀一只鹰,看上去像飞翔的戒指甚至爱,也加入了
-
《只三句绝佳 李清照 赵明诚 陆德夫》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原题】:信中居仁叔正皆有诗访梅於城西而独未暇载酒分付老拙真敢不承
-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更西流。吴儿生长
-
有朋自远方来得知精英博客上德高望重的名博,要云老师,将携着家人再游嘉荫,当我看见他给我留言的时候,我很意外也很开心。他曾在2012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