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相如涤器”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文君久之不乐……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汉书·司马相如传亦载。
释义用法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自结合后,赴成都家中,但家贫无法生活,又重回临邛,开酒店卖酒,由文君当垆卖酒,相如自己和伙计一起干活,洗涤器皿。后以相如涤器、卖车骑侧面表现文人寒士落拓贫穷,以文君当垆侧面表现妇女卖酒,或酒垆韵事。
用典形式
【当垆】 宋·梅尧臣:“当垆无复旧,试似长卿求。”宋 ·苏轼:“盈盈解佩临烟浦,脉脉当垆傍酒家。”
【卓女】 唐·元稹:“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
【涤器】 宋·辛弃疾:“作赋相如亲涤器,识字子云投阁。”
【文君酒】 唐·于濆:“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唐 ·李百药:“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唐·罗隐:“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
【当垆人】 宋·苏轼:“试问当垆人在否? 空教是处闻名。”元·罗志仁:“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
【抛犊袴】 清·翁照:“但使我能抛犊袴,肯教君更泣牛衣。”
【卖车骑】 宋·苏轼:“相如卖车骑,五亩亦可易。”
【卓氏垆】 唐·温庭筠:“卓氏垆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
【混佣保】 宋·苏轼:“不记犊鼻时,涤器混佣保。”
【文君当垆】 清·严遂成:“息国不言偏结子,文君中酒乍当垆。”
【当垆卖酒】 明 ·何景明:“未作当垆卖酒人,难邀入座援琴客。”
【贳酒成都】 唐·骆宾王:“掷果河阳君有分,贳酒成都妾亦然。”
【临邛美酒】 宋·钱惟演:“滑稽还喜鸱夷在,欲取临邛美酒尝。”
【卓女当垆】 明 ·陈子龙:“已移卓女当垆后,便逐张郎走马归。”
【相如涤器】 唐 ·杜甫:“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酒垆身世】 宋·辛弃疾:“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
【涤器当垆】 清·张蘩:“涤器当垆情更恰,操舂举案志犹坚。”
【当垆卓文君】 唐·李商隐:“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贫卖相如骑】 宋·陆游:“贫卖 相如骑,寒思季子裘。”
【临邛问酒垆】 唐·李商隐:“君到临邛问酒垆,近来还有长卿无?”
【酒垆擅风流】 唐·李商隐:“卜肆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
-
失之忍第六十四失之忍第六十四 自古达人,何心得失。子文三已,下惠三黜,二子泰然,曾无愠色。 银杯羽化,米斛雀耗,二子淡然,付之
-
【注释】:在唐宋时期,以送春感怀为题材的词作相当普遍。其构思立意,大都是抒写男女情思,春去撩入,离愁别恨,或者惜春冶的情景。比如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多谢洛阳人 。”这首春词是用少女眼光中的暮春景象展现她蹙眉惜春的心态。欧阳炯的《三字令
-
《先秦散文·左传·臧哀伯谏纳郜鼎(桓公二年)》原文鉴赏
-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
在广东客家地区普遍流行敬“伯公”的原始宗教信仰习俗。在人们心目中认为“万物有灵”,“伯公”是客家人对各种物神和各方土地神的通称。 “伯公”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住屋内有镇宅土地龙神伯公、灶头
-
兔走鸟飞疾若驰,百年世事总依稀; 累朝富贵三更梦,历代君王一局棋。 禹定九州汤受业,秦吞六国汉登基。 百年光景无多日,昼夜追欢还是迟! 话说赵宋末年,河东石室山中有个隐士,不言姓名, 自称石老人。有人
-
作者: 钟惺 【原文】: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
-
寄左省杜拾遗岑参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薇。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岑参,本书卷一《
-
秋凉卷朝簟,春暖撤夜衾。虽是无情物,欲别尚沉吟。况与有情别,别随情浅深。二年欢笑意,一旦东西心。独留诚可念,同行力不任。前事讵能料,后期谅难寻。唯有潺湲泪,不惜共沾襟。
-
[原文] 思齐大任, 文王之母, 思媚周姜, 京室之妇。 大姒嗣徽音, 则百斯男。 (母、妇,之部。音、男,侵部。) 惠于宗公, 神罔时怨, 神罔时恫。 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 (公、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