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名篇《奉和山池》注释、翻译和赏析
乐宫多暇豫,望苑暂回舆。
鸣笳陵绝浪,飞盖历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
【译】
乐宫中的生活悠游闲适,
驾着车儿,吟着诗。
我的车儿呵,突然停住脚步,
是因为看见了美丽的山池。
时而乘着木舟在飞浪中腾跃,
伴着胡笳奏乐的张弛。
时而驱动着快车,
在大道上奔驰。
桂亭枝头的花朵悄然盛开,
桐门摇曳着扶疏的叶枝。
晚风徐徐,吹动了荷花,
惊动了正在洗浴的水鸟,
夕阳在桥旁投下水影,
聚来了嬉戏的游鱼。
太阳要落了,山气氤氲,
一片片云儿飘过,
带来点点清凉的雨滴。
【评】
庾信“暮年诗赋动山关”,但早年的文风,却不脱齐梁体的窠臼,并且是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其父庾肩吾以及徐摛徐陵父子同为皇太子萧纲的抄撰学士,唱和往来,时称 “徐庾体”。这首奉和山池即是奉和梁简文帝山池所作。
虽为奉和,其艺术水平却远远超过原作,特别是“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清新自然,格调高雅,趣味盎然;“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一句,一般不易注意到其妙处,其实,此句与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有异曲同工之妙。被后人称为“此等六朝人出色句,恐盛唐诸公亦不易仿佛也。”
-
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希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
这是一首题赠词。上片就枫落吴江,感物思人,点出天寒和相思。相传雁能传书,故写实景而意含双关。下片倾诉思念的深情,切盼友人讯息。末句当是想象中的西泠雪景,与“枫落吴江”回映,倍增两地相思之苦。全词情真意切,宛转有致。
-
[近代]王国维莫斗婵娟弓样月。只坐娥眉,消得千谣诼。臂上宫砂那不灭?古来积毁能销骨。
-
东楚吴山驿树微,轺车衔命奉恩辉。英僚携出新丰酒,半道遥看骢马归。
-
《琦君母亲的书》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琦君 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 我就会问:哪本书呀? 那本橡皮纸的。 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
-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从邪陷厥
-
宋词典故·今古眼中稀 【出典】 唐·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出处】唐王维《 鸟鸣涧 》 【意思】月亮出来惊吓了山鸟,偶尔 会在春天的山涧中鸣叫。涧:山间流水 的沟。 【鉴赏1】 月亮从东边山头悄悄地冒了出来,惊醒了山林中沉睡
-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作品赏析题一作《怅诗》。诗一作: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