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拜新月》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唐]张氏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深笼桂,虚弓未引弦。拜新月,拜月妆楼上。鸾镜未安台,蛾眉已相向。拜新月,拜月不胜情。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望月更长生。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仪,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
拜新月这首诗以首句为题,从内容到形式,都学汉代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列入乐府近代曲辞。
诗分四段,前三段采用民歌的复沓形式,都以“拜新月”为发端,以望月祝月为内容。第一段写堂前拜月,描绘出尚未升起的朦胧新月。以“虚弓未引弦”形容月的姿态;以“暗魄深笼桂”比喻新月悠雅娴淑,恰似未出阁的少女。第二段写妆台拜月。天还未亮她就在妆台前拜月,既写月也写人。写弯弯的新月像少女的蛾眉;少女的蛾眉也像挂在天上的新月。真是月美人也美。第三段,在前两段两次转笔的基础上,又一次大的转笔。以拜月抒发
情感。前边以写月为主,这一转笔之后则以抒发情感为主。先用“拜月不胜情”一语道破。以“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望月更长生”三句,一句一层意思,一层递进一层,逐层生发。先写庭前(实际也是写闺中)的孤独凄清,再写日日拜月,抒发临月人老的迟暮之感,最后是希望,也是这个少妇的理想,希望人能像月一样长生不老,青春不衰。
最后一段是这首诗的重点,六句三层。前两句“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借东京阿母拜月至老,月下生悲,悲伤欲绝,抒发了她空闺独守,凄凉孤独的感情。中间两句“昔年拜月呈容仪,如今拜月双泪垂”,照应前两段所写人月、月容花貌的内容。以今昔容仪的变化与思想感情的变化对比,描写其容颜的衰老,抒发凄惨的感情。昔日年轻花容月貌,生活惬意,而今独守空闺,一年一年的衰老下去,怎不让人对月伤心落泪呢?最后两句“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追思往昔的青春年华,目睹眼前的实景,将人比己,看见一群少女欢欢喜喜拜祝新月的情景,回忆起自己少年青春花容月貌的时候,更使人伤心垂泪。
这首乐府诗的作者是“吉中孚妻”,如是,则吉中孚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早年为道士,是否也像有的士子一样弃母抛妻修道山中?后登宏辞科,当了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又弃妻再娶?也未可知。总之,从这首诗里所写的内容分析,吉中孚妻从年轻时起,就过着孤独凄凉,空闺独守的生活。诗里也正抒发了这种孤独凄凉的闺怨之情。
这首诗和一般民歌中的闺怨诗一样,内容健康,艺术清新,惹人喜爱。全诗都用比兴手法,前三段以拜新月起兴,以新月比喻青春的女子,最后一段以东家阿母和众位少女比喻自己的今昔。虽不是什么新鲜的创造,比喻的运用却也都真实可信,十分贴切。语言清新流畅,生动活泼,实是从民歌脱胎而又得其神髓妙谛的好诗。
-
珠实虽先熟,琼莩纵早开。流莺犹故在,争得讳含来。
-
【原题】:希道使君弭节合沙馆奉太夫人游鼓山乃蒙封示所和梦锡赠行佳句辄次严韵少叙别怀
-
又是一年芳草绿悲观有一样好处,它能叫人把事情都看轻了一些。这个可也就是我的坏处,它不起劲,不积极。您看我挺爱笑不是?因为我悲观。悲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韵律操歌词,内容包括古诗韵律操的歌词,古诗韵律操歌词二十首第一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古诗词韵律操歌词的作者和朝代、题目。古诗韵律操歌词 告诉你来告诉他 告诉爸爸和妈妈 背诵古诗并不难 一背一串顶呱呱 你对上来我接下 我们一起来背吧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汉书·叙传上》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改写古诗词为散文,内容包括改编古诗词成散文,把古诗改写成散文,将任何一首古诗改写为散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夜色悄然来临的时候,秦淮河上仿佛笼罩了一层薄薄的烟雾,在那烟雾
-
作者: 张如法
-
此词是作者为自己所眷恋的能歌善舞、色艺双绝的歌女小莲而作。词之上片写今霄幽会的欢娱,下片追忆当时初见的情景,而以一“狂”字贯穿始中,小莲的风韵和作者的钟情都真切地表现出来。上片起首两句,起笔不凡,传神地描写小莲天真幼稚,还未懂得怎样跟人细
-
司马光 李愬谋袭蔡州。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李祐言于李愬曰:蔡之精兵皆在洄曲及四境拒守,守州城者皆羸老之卒,可以乘虚直抵其城。愬然之。命李祐、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自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