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之《题牡丹》全诗原文鉴赏
捧剑仆
一种芳菲出后庭,却输桃李得佳名。
谁能为向天人说,从此移根近太清。
这首诗以朴实清新的语言借牡丹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表达了自己的意向。
这首诗名为“题牡丹”,却没有去描绘它雍容华贵的仪态,没有去赞美它夺目如霞的色彩。作者的起笔很有特色,是从牡丹的浓郁的香气着笔,“一种芳菲出后庭”,巧妙地点出了牡丹花生长的环境——狭小的后庭院,同时赞美了牡丹花袭人的芳香。“出”字的含义颇深,说明了小小的庭院围住了牡丹花,但牡丹的香气却越过院墙飘到四方,表现了牡丹花敢于冲破束缚的精神。这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牡丹花香飘四野的赞美和对牡丹花生长环境的遗憾。“却输桃李得佳名”,是通过与桃李的对比进一步赞美了牡丹花,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桃花李花繁艳非常,娇美可爱,但在牡丹花面前只能服输。牡丹也因此得到国色天香的美名。这两句,作者赞美了芳姿艳质的牡丹花。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第三四两句意思陡转,借牡丹直抒胸臆,作者为牡丹花生长在狭小的后庭而深深婉惜。他衷心希望有人替牡丹花诉说不平,将它的生命之根移向广阔的大自然中。“谁能为向天人说,从此移根近太清。”这是作者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是在替牡丹花呼喊,他多么希望牡丹花能生长在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环境里呵! 这也是作者自己的呼声。
这首诗表面是写牡丹花,实际上寄寓了作者本人争取自由的强烈愿望。诗的作者捧剑仆名字失传,据全唐诗记载,他是郭氏之仆,虽身为奴仆,但热爱生活,“尝以望水眺云为事,遭鞭箠,终不改”(全唐诗卷732“捧剑仆小传”)这首诗是以牡丹自比,把后庭比做自己的生活环境,在对牡丹的希望中寄寓了自己的心愿,从诗中看出,作者不安于被禁锢的天地,向往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首诗使我们听到了被奴役的人们争取自由的呐喊,看到了他们的美好的心灵。
这首诗构思巧妙,诗名为“题牡丹”,全篇无一处出现牡丹二字,没有直接描写牡丹的花姿及色彩,而是从花的芳香着笔,触发联想,字字句句不离牡丹。并且将强烈的感情熔铸于字里行间,诗情浓重,发人深思。
-
《道藏精华录》是选辑道教精要著作的丛书。民国时了一子纂辑。了一子即丁福保,江苏无锡人。有民国无锡丁氏排印本及1989年浙江古籍出版社重印本。 该书选辑了道书100种,分为10集。其第1集为《道藏目录详
-
《广开庠序,大敦学校。》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垃圾男人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垃圾花心男人欺骗女人的诗,形容垃圾花心男人欺骗女人的诗,不乱人垃圾的诗。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
-
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野楼疑海气,白鹭似江涛。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将飞怜弱羽,欲济乏轻舠。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
-
鸟囚不忘飞,马系常念驰。静中不自胜,不若听所之。君看厌事人,无事乃更悲。贫贱苦形劳,富贵嗟神疲。作堂名静照,此语子谓谁。江湖隐沦士,岂无适时资。老死不自惜,扁舟自娱嬉。従之恐莫见,况肯従我为。
-
南京 南京是值得留连的地方,虽然我只是来来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也想夸说夸说,可惜知道的太少;现在所写的,只是一个旅行人的印象罢了。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
-
夏天最生动的标志应该是蝉鸣。从听到第一声蝉鸣,才确信,夏天真的来了。老家有三种体型大小不一但长相近似的昆虫,乡亲以其叫声为其命名。
-
踪迹本羁单,登门二十年。平生任愚拙,自进耻因缘。忧患经多矣,疲驽尚勉旃。凋零◇谷友,惟悴鴈池边。忽忽良时失,区区俗虑阗。公斋每偷暇,师席屡攻坚。善诲常无倦,余谈亦可编。仰高虽莫及,希骥岂非贤。报国如乖
-
岩泉未入井,蒙然冒沙石。泉嫩石为厌,石老生罅隙。异哉寸波中,露此横海脊。先生酌泉笑,泉秀神龙蛰。举手玉箸插,忽去银钉掷。大身何时布,大翮翔霹雳。谁言鹏背大,更觉宇宙窄。
-
瑞鹤仙 袁去华 郊原初过雨,见败叶零乱,风定犹舞。斜阳挂深树,映浓愁浅黛,遥山眉妩。来时旧路,尚岩花、娇黄半吐。到而今、唯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 无语,邮亭深静,下马远寻①,旧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