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代剧曲之《琵琶记·糟糠自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代剧曲之《琵琶记·糟糠自厌》赏析

【山坡羊】 (五娘唱) 乱荒荒不丰稔的年岁,远迢迢不回来的夫婿。急煎煎不耐烦的二亲,软怯怯不济事的孤身己。衣尽典,寸丝不挂体。几番要卖了奴身己,争奈没主公婆教谁看取? (合) 思之,虚飘飘命怎期?难捱,实丕丕灾共危。
【前腔】 滴溜溜难穷尽的珠泪,乱纷纷难宽解的愁绪。骨崖崖难扶持的病体,战钦钦难捱过的时和岁。这糠呵,我待不吃你,教奴怎忍饥?我待吃呵,怎吃得?(介) 苦! 思量起来不如奴先死,图得不知他亲死时。(合前)
(白) 奴家早上安排些饭与公婆,非不欲买些鲑菜,争奈无钱可买。不想婆婆抵死埋冤,只道奴家背地吃了甚么。不知奴家吃的却是细米皮糠,吃时不敢教他知道,只得回避。便埋冤杀了,也不敢分说。
苦! 真实这糠怎的吃得?(吃介) (唱)
【孝顺歌】 呕得我肝肠痛,珠泪垂,喉咙尚兀自牢嗄住。糠,遭砻被舂杵,筛你簸扬你,吃尽控持。悄似奴家身狼狈,千辛万苦皆经历。苦人吃着苦味,两苦相逢,可知道欲吞不去。(吃吐介,唱)
【前腔】糠和米,本是两倚依,谁人簸扬你作两处飞?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家共夫婿,终无见期。丈夫,你便是米么,米在他方没寻处。奴便是糠么,怎的把糠救得人饥馁?好似儿夫出去,怎的教奴,供给得公婆甘旨?(不吃放碗介) (唱)
【前腔】 思量我生无益,死又值甚的。不如忍饥为怨鬼。公婆年纪老,靠着奴家相依倚,只得苟活片时。片时苟活虽容易,到底日久也难相聚。谩把糠来相比,这糠尚兀自有人吃,奴家骨头,知他埋在何处?(蔡公蔡婆上探白) 媳妇,你在这里说甚么?(五娘遮糠介。蔡婆搜出打五娘介,白) 公公,你看么,真个背后自逼逻东西吃。这贱人好打! (蔡公白) 你把他吃了,看是什么物事?(蔡婆慌吃介,吐介。蔡公白) 媳妇,你逼逻的是什么东西?(五娘介,唱)
【前腔】 这是谷中膜,米上皮,将来逼逻堪疗饥。(蔡公蔡婆白)这是糠,你却怎的吃得? (五娘唱) 尝闻古贤书,狗彘食人食,公公,婆婆,须强如草根树皮。(蔡公蔡婆白) 这的不嗄杀了你? (五娘唱) 嚼雪餐毡苏卿犹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侣,纵然吃些何虑?公公,婆婆,别人吃不得,奴家须是吃得。(蔡公蔡婆白) 胡说。偏你如何吃得? (五娘唱) 爹妈休疑,奴须是你孩儿的糟糠妻室。
(蔡公蔡婆哭介。白) 原来错埋冤了人,兀的不痛杀了我! (倒介。五娘叫介,唱)
【雁过沙】 他沉沉向迷途,空教我耳边呼。公公,婆婆,我不能尽心相奉事,番教你为我归黄土。公公,婆婆,人道你死缘何故?公公,婆婆,你怎生割舍抛弃了奴?
(白) 公公,婆婆。(蔡公醒介,唱)
【前腔】媳妇,你耽饥事公姑。媳妇,你耽饥怎生度?错埋冤你也不肯辞,我如今始信有糟糠妇。媳妇,我料应不久归阴府。媳妇,你休便为我死的把生的受苦。(五娘叫婆婆介,唱)
【前腔】婆婆,你还死教奴家怎支吾?你若死教我怎生度?我千辛万苦回护丈夫,如今到此难回护。我只愁母死难留父。况衣衫尽解,囊箧又无。(蔡公叫蔡婆介,唱)
【前腔】婆婆,我当初不寻思,教孩儿往皇都。把媳妇闪得苦又孤,把婆婆送入黄泉路,只怨是我相耽误。我骨头未知埋在何处所!


高堂称庆 后,蔡伯喈被父亲逼迫入京应试,一去不归。家乡遭遇饥荒,饿殍遍野。五娘独力供养公婆,已典尽衣衫首饰,求得一点赈粮又被里正抢走,幸邻居张大公相济,分得一点赈粮。这里所录为五娘得到这点赈粮,将米供应公婆,自己却背着公婆吞糠充饥时唱的几支曲子。首曲以“乱荒荒”、“远迢迢”、“急煎煎”、“软怯怯” 四对偶句突出了四个 “不”字: 年岁不丰,丈夫不归,公婆不耐烦,自己一个弱女子不济事。这四“不” 互为补充地描述了五娘艰难的处境。在家中衣物典尽、唯一可卖的只有自身时,五娘想到的不是自身之苦,却是卖掉自身,公婆让谁照应?第二曲又以 “滴溜溜”、“乱纷纷”、“骨崖崖”、“战钦钦” 四对句突出了四个 “难” 字: 珠泪难尽,愁绪难解,病体难支,荒岁难捱。这四
“难” 诉说了自己悲苦的情怀。处境虽难,情怀虽苦,却仍须活下去,五娘只得以糠充饥。为了不让公婆见她吃糠而伤心,她有意独自进食。四曲 【孝顺歌】 写她吃着难以下咽的糠秕,由糠被舂杵,被簸扬,想到自己受尽折磨,历尽苦辛。苦人吃着苦味,其情更苦,却又无处倾诉,只好对着糠秕言说苦衷。她由糠想到米,由糠和米本相依倚,却一贱一贵两处分飞,联想到自己夫妻分离,终无见期。她想到生不如死,但念及年老公婆,又决心 “苟活片时”。当公婆发现她吃糠后,她极力以汉朝苏武啮雪吞毡的故事和神仙餐松食柏的传说来宽慰老人,最终归结、照应了古来以贫贱相守的妻子为 “糟糠之妻” 的称谓。曲中托物抒怀、以糠自喻,紧扣一个“糠” 字,抒发了五娘比糠更苦的情怀,也表现了她善良朴实、处处为老人着想、即使被冤枉仍能体恤老人的美德。【雁过沙】 四曲演述婆婆因发现自己错怪贤媳伤心而亡、公公为自己逼孩儿赴试以致害了媳妇和婆婆而痛心疾首的悲惨情状,动人心魄。最后一句 “我骨头未知埋在何处所”,六十种曲 本为 “不如我死免把你再辜负”。前者使人感到突兀,且与五娘之曲 “奴家骨头知他埋在何处” 意重复,不如后者所表现的痛悔之情来得深刻、激切,很可能是钞本有误。
此出为琵琶记的名段,其中尤以四曲 【孝顺歌】 最为精彩。这些描写五娘思想流程的语词本色无华,却宛转曲折、细微详尽地,一层比一层深入地展示了她痛苦、矛盾的内心世界。由于是从人心流出,真切自然,故而感人至深,历来评者都以此为神来之笔。曾经有过这样的传说: “高明撰琵琶记,填至吃糠一折,有糠和米一起飞之句,案上两烛光合而为一,交辉久之乃解。好事者以为文字之祥,为作瑞光楼以旌之。” (见类苑详注) 传说虽不一定是事实,却反映了人们对这几支曲子的喜爱,以至神其说而加以传播。
猜你喜欢
  • 刘向东《竹篮子(组诗)》

    竹篮子对我是没有用处的竹篮子对我也是一个虚空也不过只那么一次它漏下了我的生命那个时候,那短而又短的剎那我看到了我那么清亮的眼眸复又

  • 白居易《竹楼宿》全诗赏析

    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盏灯。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 作品赏析①深火炉:此指道士的炼丹炉。《竹楼宿》是一首七绝,作于杭州。这两句是说,小小的书楼隐蔽在一片竹林之中,显得十分幽雅、静谧;练丹

  • 白居易《香山寺二绝》全诗赏析

    空山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

  • 在淡死的灰里……

    作者: 杜学忠 在淡死的灰里, 可寻出当年的火焰,

  •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名言: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注释: 鸿鹄(hu): 即天鹅。邈(miao) 邈翩(pian) 翩: 飞得又高又远的样子。 句意: 援笔书写时要有力, 要象鸿鹄飞得又高又远那样。 出处:

  • 国学名句“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出处和解释

    【名句】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语出明代于谦《入京》诗。寸物不带,甩着两只长袖入京而去,免得让人们说长道短。两句诗写出了作者清廉不贪的为官思想和作风。清风两袖:两袖清风,比喻廉洁。朝天:指进京

  • 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其八、其九)》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范仲淹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 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 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 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 范仲淹被宋人称为“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朱熹语)。他忧国忧民,直言敢谏,为此多次获罪受贬

  • 白居易《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全诗赏析

    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 李白《军行》全诗赏析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作品赏析〖译文〗将军刚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剩下凄凉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

  • 《怨赏析》

    画像上的小青光鲜依旧,可生活中的小青却日渐衰弱。无缘再会心上的夫君,画像又怎能解她心上的忧愁。此生万般无奈,她只好祈祷来世的幸福。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