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鸣凤记》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剧情:明嘉靖年间,奸相严嵩朝政独揽,权倾一时,终日恣乐,涂炭百姓。忠与奸的斗争激烈展开:奸佞小人赵文华等人趋炎附势,投权贵之所好,极尽谄媚;而夏言、杨继盛等人刚烈坚毅、不畏强权,为重整朝纲而冒死抗争,从容赴义。杨继盛死后,严嵩父子的累累罪恶也终被揭露,受到朝廷制裁,全剧主旨诚如家门大义中所报:“前后同心八谏臣,朝阳丹凤一齐鸣。除奸反正扶明主,留得功勋耀古今。”
鸣凤记取材于当时重大政治事件,带着鲜明的政治倾向而评判朝政,在昆剧创作中尚属空前。明吕天成曲品称其“纪诸事甚悉,令人有手刃贼嵩之意。”演出时曾引起长时间轰动。鸣凤记以传奇敷演历史,故事线索复杂,头绪繁多,在忠实于史实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爱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心向背。但戏剧结构稍显庞杂,场次分散,主要正面人物杨继盛从第十五出就退出了舞台,没有达到戏剧性高潮。在人物形象上,反面人物严氏父子、赵文华等被刻画得阴险毒辣,令人发指,相形之下,正面人物形象略显单薄了一些,在文采方面,万历刊本三刻五种传奇总评称:“如鸣凤原出学究之手,曲白尽佳,不脱书生习气。”其曲辞属骈俪派风格。
版本:最早刊本为万历刊本,最通行的刊本为六十种曲,解放后,中华书局于一九五九年出版了中山大学中文系明清传奇校勘小组以六十种曲为底本,用古本戏曲丛刊点校的鸣凤记。
-
元戏剧《王实甫》鉴赏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
-
《镜花缘》第11、12回写的是君子国。君子国是作者向往的合理社会的模型,作者虽然把这个国家的人际关系写得做作近乎虚伪,但却不像大人国、轩辕国那样带有非现实的神话色彩。作者分明是要充分赋予君子国在现实社
-
作者: 童继红崔承枢魏惠明 【原诗】:慈母手中线,游
-
西方文学·普鲁斯特 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是“
-
古文观止·《国策》·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
-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出处】唐王维《西施咏》。 【译注】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全诗】 《西施咏》 [唐].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
-
至日阳初复,丰年瑞遽臻。飘颻初未积,散漫忽无垠。万木青烟灭,千门白昼新。往来冲更合,高下著何匀。望好登长榭,平堪走画轮。马寒毛缩蝟,弓劲力添钧。客醉看成眩,儿娇咀且颦。虚堂明永夜,高阁照清晨。树石诗翁
-
赵翼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以七绝组诗论诗,始自唐代杜甫之《戏为六绝句》,后人仿之者不少。其中,数赵翼的《论诗》流传最广。其中有好几首都是反对模古、主张创
-
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蟾蜍碾玉挂明弓,捍拔装金打仙凤。宝枕垂云选春梦,钿合碧寒龙脑冻。阿侯系锦觅周郎,凭仗东风好相送。 作品赏析浓烟:一作浓阴。花带重:一作香带重。
-
【名句】不义不处,非理不行 语出《墨子·非儒下》。违背正义的事情不能去做,不符合道理的不去实行。强调人的所作所为必须符合“义理”,而不可违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