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正午牡丹》原文、注释和解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正午牡丹》原文、注释和解析

宋·沈括2

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 ,见者争售4,此所谓“耳鉴”5。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谓色不隐指者为佳画6,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7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8,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9,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其花披哆而色燥10,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11。猫眼早暮则睛圆,日高渐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1 本文是梦溪笔谈中的一则,标题为后人所加。2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博学多识,有梦溪笔谈三十卷。3 钟:钟繇,三国魏书法家。王:王羲之,东晋书法家。顾:顾恺之,东晋画家。陆:陆探微,南朝宋画家。4 售:意为“买”。5 耳鉴:用耳朵鉴赏,即凭传说判定书画优劣。6 色不隐指:意为手指能摸得出颜色。7 揣骨听声:本为一种相术,凭摸骨骼及听语声判断祸福。8 欧阳公:欧阳修。9 丞相正肃吴公:吴育,仁宗时授资政殿大学士职衔,相当丞相,死后谥号正肃。10 披哆(chi):花瓣张开。11 房敛:花朵合拢。

【析点】 鉴赏书画,据传闻而定优劣,此所谓“耳鉴”,实乃人云亦云的附庸风雅,自是不足取。用手的触摸去感知颜色而定优劣,即所谓“揣骨听声”,看似玄妙,实乃故弄玄虚的江湖骗术,自欺而后欺人,自然“又在耳鉴之下”。作者所首肯的鉴赏法乃“善求古人笔意”,即对书画进行认真的观赏品味,言其美丑优劣则定知其何处美丑优劣、何以为美丑优劣。

正肃吴公对古画的鉴赏求之甚细,观察到画幅上牡丹花“披哆而色燥”,知其为“日中时花”;花下猫眼“黑睛如线”,印证了上述判断;再以露花与正午花之不同、猫眼早暮与正午之不同加以反证,吴公真可谓“善求古人笔意”了。

“善求”是以对现实生活的深切体验为前提与基础的,缺乏体验,绘者即使画了出来,欣赏者也还是品不出来。我想,这当是沈括此文的深层含义。

“牡丹丛”画得真实,吴育以科学的眼光进行评述,其言理确辞明;沈括以科学的眼光进行记述,其文言简意明。但他们在鉴画上都偏重于理性的思考,至于“牡丹丛”所给予欣赏者的美感享受如何,吴育未谈及,或者已谈及而沈括未录及,不能不使读者感到意犹未尽。

猜你喜欢
  • 白居易《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全诗赏析

    浔阳郡厅后,有树不知名。秋先梧桐落,春后桃李荣。五月始萌动,八月已凋零。左右皆松桂,四时郁青青。岂量雨露恩,沾濡不均平。荣枯各有分,天地本无情。顾我亦相类,早衰向晚成。形骸少多病,三十不丰盈。毛鬓早改

  • 孟浩然《题义公禅房》全诗赏析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作品赏析[注释](1)义公:唐时高僧。(2)习禅寂:习惯于禅房的寂静。(3)结宇:早房子。(4)空翠:

  • 岑参《东归发犍为,至泥谿舟中作》全诗赏析

    前日解侯印,泛舟归山东。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复有峨眉僧,诵经在舟中。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鱼龙。一道鸣迅湍,两边走连峰。猿拂岸花落,鸟啼檐树重。烟霭吴楚连,溯沿湖海通。忆昨在西

  • 杜兰铎的三个谜 [阿拉伯]佚名

    【作品提要】 傲慢的中国公主杜兰铎通过向求婚者出谜题的方式挑选驸马。按照公主与皇帝的约定,猜不出谜的求婚者要被铐上铁链,带到刑

  • 欧阳修《答判班孙待制见寄》全诗鉴赏

    三朝窃宠幸逢辰,晚节恩深许乞身。无用物中仍老病,太平时得作闲人。鸣琴酌酒留嘉客,引水栽花过一春。惟恨江淹才已尽,难酬开府句清新。

  • 杜甫《更题》全诗赏析

    只应踏初雪,骑马发荆州。直怕巫山雨,真伤白帝秋。群公苍玉佩,天子翠云裘。同舍晨趋侍,胡为淹此留。

  • 有关于经济的名言名句大全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 必知富之事,然后能富。 ——《管子·制分》 兴天

  •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雪白的辛夷花……》鉴赏

    作者: 刘文田

  • 张孝祥《六州歌头》诗意|阅读答案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羶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