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代兵法之《公羊传》原文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代兵法之《公羊传》原文和鉴赏

[原文] (节选)

僖公二十二年

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


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余,寡人不忍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襄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

宣公十二年

庄王伐郑


庄王伐郑,胜乎皇门,放乎路衢。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庄王,……庄王亲自手旌,左右挥军退舍七里。将军子重谏曰:“南郢之与郑,相去数千里;诸大夫死者数人,厮役扈养死者数百人。今君胜郑而不有,无乃失民臣之力乎!”庄王曰:“古者杆不穿,皮不蠹,则不出于四方。是以君子笃于礼而薄于利,要其人而不要其土。告从不赦,不详。吾以不详道民,灾及吾身,何曰之有!”既则晋师之救郑者至。曰:“请战。”庄王许诺。将军子重谏曰:“晋,大国也,王师淹病矣。君请勿许也!”庄王曰:“弱者吾威之,强者吾辟之:是以使寡人无以立乎天下。”令之还师,而逆晋寇。庄王鼓之。晋师大败。晋众之走者,舟中之指可掬矣。庄王曰:“嘻! 吾两君不相好,百姓何罪?”令之还师,而佚晋寇。

宣公十五

庄王围宋


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堙而出见之。司马子反曰:“子之何如?”华元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司马之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 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是何子之情也?”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 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揖而去之,反于庄王。庄王曰:“何如?”司马子反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庄王曰:“嘻! 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再归尔。”司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 军有七日之粮尔。”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庄王曰:“诺。舍而止。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使引而去之。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

[鉴赏]
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儒家经典之一。
公羊传作者旧题公羊高,战国时齐人,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据唐代徐彦公羊引戴宏序载,公羊传初仅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始与齐人胡母生(子都)将春秋公羊传“著于竹帛”,流传于世。
公羊传专门阐释春秋经的“微言大义”,时间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史事记载较简略。它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历代今文经学家时常用它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是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今存有东汉何休春秋公羊解诂、唐代徐彦公羊传疏、清代陈立公羊义疏。
本书选录的公羊传三段文字是专门论述军事的。文中标题系编者所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待战争的态度,大体上是沿袭儒家学派中偏于保守的观点。但其中也不乏可取之论。
第一段,是关于著名的泓之战的。宋襄公的“蠢猪式的仁义”,在左传里受到批评,子鱼直截了当地指出襄公根本不懂战争。在公羊传里,襄公受到赞扬:“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认为襄公的这一举动,可以和儒家理想中的圣王——周文王媲美。这显然是迂腐落后的观点,在左传中,子鱼强调“明耻、教战,求杀敌也。”指出就是要利用一切有利机会,积极进攻敌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第二段,是关于楚庄王伐郑的。楚庄王认为,“君子笃于礼而薄于利,要其人而不要其土。”是说进行战争不能见利忘义,争取人心比夺取土地更加重要。“告从不赦,不详。”是说敌人已经屈服,就要适可而止;否则,就是不懂策略。“弱者吾威之,强者吾辟(避)之:是以使寡人无以立乎天下。”这是说,威弱避强,欺软怕硬,就不能取信天下,建立功名,庄王的话,虽然也是以“礼”为出发点,但仍然体现了一种有积极意义的原则。
第三段,是关于楚庄王攻宋不克终于讲和的事。粗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个带喜剧色彩的小故事,实际上,它反映了人们如何使神圣的“礼”为自己的需要服务,如何把“礼”当成一种策略手段来运用。宋国被围9个月,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实难继续支持,但不愿屈服;楚军只有7日之粮,明知道短时间内不能克宋。于是华元和子反都相互表示信义,楚庄王也终于明白其中奥妙,顺水推舟。楚宋两国都在“礼”的外衣遮盖下,体面地止战讲和,保全了双方的利益。这是“礼”的灵活运用,自有它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 《古文观止·苏洵·辨奸论》鉴赏

    古文观止·苏洵·辨奸论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 刘禹锡《登司马错古城》全诗赏析

    将军将秦师,西南奠遐服。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乔木。登临直萧辰,周览壮前躅。堑平陈叶满,墉高秋蔓绿。废井抽寒菜,毁台生鲁谷。耕人得古器,宿雨多遗镞。楚塞郁重叠,蛮溪纷诘曲。留此数仞基,几人伤远目。

  • 岑参《经陇头分水》全诗赏析

    陇水何年有,潺潺逼路傍。东西流不歇,曾断几人肠。

  • 唐宋词之《刘克庄《沁园春》》原文、鉴赏和赏析

    刘克庄《沁园春》刘克庄 刘克庄 梦孚若 ①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 ② ,访铜雀台 ③ 。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 ④ ,圉人呈罢 ⑤ ,西极龙媒 ⑥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 ⑦ ,馀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两,载燕

  • 晏殊《忆越州》全诗鉴赏

    鉴湖清澈秦望高,涵虚逗碧供吟毫。当日醉眼倚空阔,三江七泽才容舠。

  • 忠经全集《守宰章第五》原文赏析与注解

    守宰章第五 【原文】 在官惟明,莅[1]事惟平,立身惟清。清则无欲,平则不曲[2],明能正俗[3],三者备矣,然后可以理人。君子尽其忠

  • 山水名胜诗之《拙政园若野堂》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明)文徵明 会心何必在郊坰①, 近圃分明见远情。 流水断桥春草色, 槿篱茅屋午鸡声②。 绝怜人境无车马③, 信有山林在市城。 不负昔贤高隐地④, 手携书卷课童耕。 【题解】 拙政园在苏州娄门内东北街

  • 《小品《婚托儿》》赏析

    小品《婚托儿》编剧:刘呼同【剧中角色】胡荣:女,老板石义:男,应聘者肖兰:女,征婚者(幕启。猛银公司接待室。)胡荣:没问题,没问题,保你

  • 茅盾《风景谈》赏析二

    茅盾《风景谈》原文 茅盾《风景谈》赏析二 《风景谈》设题新颖,寄托深远,在结构的安排、画面的组接以及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等方面颇费匠心,不愧为茅盾写于抗战时期的一篇散文佳作。 茅盾1938年赴迪化(今乌鲁

  • 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望晓》全诗赏析

    休吟稽山晓,听咏秦城旦。鸣鸡初有声,宿鸟犹未散。丁丁漏向尽,冬冬鼓过半。南山青沈沈,东方白漫漫。街心若流水,城角如断岸。星河稍隅落,宫阙方轮焕。朝车雷四合,骑火星一贯。赫奕冠盖盛,荧煌朱紫烂。沙堤亘蟆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